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玄奘法师”再次动身西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3:0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玄奘法师”再次动身西行
工作人员在小心翼翼地将《大唐玄奘传》包装启运。

  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玄奘法师”再次动身西行
铜匠们在对《大唐玄奘传》进行装运前最后的检查。

  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8月2日,“玄奘法师”要再次动身西行了!作为2006年“中印文化年”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一组精美的铜雕艺术品《大唐玄奘传》系列,在中国著名艺

术家们长达120天的反复创作雕琢后,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工艺制作,并于2日从杭州启运远渡重洋西运印度。

  就像当年玄奘启程时的胜景一样,在这批艺术珍品启运时,在作品的诞生地——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总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为了完成周总理的遗愿

  当代铜雕“玄奘法师”的目的地,是印度那烂陀玄奘纪念堂。纪念堂是由周恩来总理和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倡导,中国政府在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以纪念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玄奘纪念堂并未完全竣工。从2000年开始,中印两国政府两度将玄奘纪念堂的修复纳入两国文化合作执行计划。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时再次决定,由中印双方合作完善那烂陀玄奘纪念堂,并定于2006年举行落成典礼。而在杭州完成的这批铜雕艺术品,将是纪念堂内的主要装饰艺术品。

  这批铜雕作品,包括30幅由《大唐玄奘传》及6幅飞天组成的巨幅铜壁画,总面积达131平方米。刚刚顺利完成峨眉山金顶铜殿建筑群重大佛教文化工程的铜艺术大师朱炳仁,承担了这一中印文化交流的重大项目。

  “这项工作在我和所有参与设计制作的艺术工作者心目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朱炳仁说:“我们都带着一种崇高的愿望进行工作,不但知道这幅作品对中印交流的意义,更想完成周总理的一项未尽的愿望。”

  ●中印文化交流项目的重中之重

  2006年4月,应国家有关部门邀请,朱炳仁随国家宗教局代表团赴印度进行实地考察。在那烂陀,朱炳仁与著名建筑师王天星、佛像画家王惕及印度那烂陀大学校长潘特博士一起进行现场规划设计。在确定了基础规划后,朱炳仁作为铜艺术总工艺师与王天星、王惕共同完成这一宏篇巨作。

  “在考察时,那烂陀所代表的历史地位深深打动了我们。”朱炳仁说,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开始在这里大兴土木,先后有6位国王参与了建寺工程。位于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那烂陀寺当时是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他在这里留学5年,披阅了寺内各类经论,并以此开始游学印度各地。经过今年的最终修造后,这里将是2006年中印友好活动的主会场。

  “所以,这一组铜雕艺术品,受到了从中央政府到具体雕刻者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在创作现场享有最高礼遇——选用了最好的材料;在工艺上力求精益求精;在进度上制定了细致的时间表;在制作上全部挑选了最精湛的工匠。可以说,这是一件代表当代中国最高铜雕艺术的作品,可以在那烂陀寺作为当代友谊和文化的象征传之于后世。”朱炳仁充满激情地表示。

  ●代表当代中国铜雕艺术最高水平

  这批铜雕作品采用代表当代铜艺术最高水平的紫金刻铜雕技术,预氧化工艺表现温馨的古红色、局部纯金渗镀工艺闪烁的亮金色,使画面典雅而高贵,细腻而美。

  《大唐玄奘法师传》将玄奘从出生、出家、参学、求法以及西行取经、讲经、译经的一生经历以无间断连环画形式创作的,描绘得栩栩如生。线条流畅飘逸,尤其经铜雕手法进行再创作表现后,更显独具中国工艺的特色。其中包括:陈氏双杰、南北参学、孤身求法、被困高昌、印迎高僧、辩经伏异、喜得真经、回国渴帝、译经说法等30个经典故事。时隔千年,“唐僧”要再上西天,那烂陀唐玄奘纪念堂正是当年他取经的大雷音寺所在地,沧桑又壮美的千年遗址迎来了久违的尊贵的友人。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位“玄奘”要留在印度了。

  “这正是我的愿望!”朱炳仁一边笑着一边目送着他的作品渐行渐远。

阁明兰 林轶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