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遭勒索的孩子为何不愿向父母求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6: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亲子心理保健系列话题

  本期专家 吴桢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特约儿童心理专家

  文/记者 林克珊

  阿华的爸爸打电话到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可以帮我教好儿子吗?我已经是没有办法了。”

  下午,阿华被爸爸、妈妈带来见心理咨询师吴桢。爸爸、妈妈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阿华的不屑一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华今年十三岁,读初中二年级。事情是这样的,妈妈发现放在家里的手机不见了,怀疑是阿华拿了,但阿华拒不承认,离家出走,在邻居的屋檐下度过了一夜。

  心理咨询师吴桢从与阿华的单独交谈中了解到,手机确实是阿华拿出去交给了当地的社会青年。阿华在放学的路上被四个社会青年拦住了去路,索取钱财,威胁说如不给就要打他。阿华吓坏了,一心想着赶紧弄钱给他们。回到家里翻箱倒柜,见妈妈的手机在柜子里,就赶紧拿去给了那几个青年,然后躲回家里不敢出去。回过神来想到妈妈要是发现手机不见,肯定又是一阵打骂,于是他收拾好屋子,决定拒不承认。

  第一次访谈结束后,心理咨询师吴桢心情非常沉重。她陷入了沉思:阿华在遇到威胁后,为什么没想到求助于父母呢?

  在与这个家庭以后的几次接触当中,吴桢的疑惑渐渐地清晰起来。在父母的眼里,阿华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孩子。阿华因为长得有点胖,又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常常觉得肚子饿,曾经有拿家里的钱去买东西吃的事。每次都被父母发现,就是一阵打骂。阿华和父母很少有沟通,就算他喜欢吃什么菜,不喜欢吃什么菜,也是通过这次的交流父母才了解到的。妈妈对阿华的指责特别多,常常拿妹妹和阿华比较,说妹妹怎么乖,怎么的听话,怎么的懂事,阿华在一旁就默不作声。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幕是在家里经常上演的。有幸的是爸爸这次一再地坚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得以来到心理咨询师吴桢这里。

  在阿华的意识里,父母就是指责、批评的代名词,当他需要帮助时,没有想到寻求父母的帮助,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心理分析: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年龄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这期间,孩子和父母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疏远和冲突,是孩子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冲突和对立的阶段。

  这时的少年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许多父母往往不善于或不愿意使少年获得和自己平等的新地位,从而使孩子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出现独立性和平等性的矛盾的冲突。在此阶段,孩子们期待着父母担当多种的角色;爱护者的角色,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朋友的角色,让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可以诉说心肠;顾问的角色,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提供帮助。

  在阿华的心目中,父母是没有担当以上的角色的。他在家里得不到温暖、爱护和理解,所以选择了退缩和逃避。

  专家建议:吴桢建议家长首先应当作出改变,主动退让一步,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接纳和理解后,是能作出适度的反应并愿意与家长作进一步的沟通的。

  吴桢也让阿华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必须依靠父母的指点与帮助。遇到困难,应主动与父母商量,取得父母的帮助。经常与父母交流,这是提高与父母交往水平的关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