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球“汉语热”给我们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8:18 贵州日报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价。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一位在内罗毕孔子学院学习名叫菇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汉语回答胡主席的提问,她深情地说:“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时下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世

界通用的语言),让不少目光深邃的老外们青睐和着迷。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人数连年创记录,2005年已超过14万,其中大多是来攻读汉语言课程的。同时,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课堂,有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的大学在教授中文。目前,全球学习汉语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最近,来自海内外的孔子学院的400余教育界人士聚集北京,共商促进汉语传播和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大计。从会上传出的信息表明,致力于以教授、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诚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被称为“乡愁诗人”的台湾余光中先生感受颇深地说:“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惟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到形声、会意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字。华夏民族百载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想、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奇妙、科学、先进的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一部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靠汉字承继续记的。中国文化薪火相传、中华文明万劫不易,靠的是以汉字为重要标志的汉文化独有的兼容性、包涵性、同化性,靠的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汉文化悠久、深厚、丰富内涵。我们应为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汉语而骄傲,为能做一个中国人、懂得中文而自豪。

  但是,与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相对照,环顾我们自己国度,一个时期以来对待汉语的情形,却有许多令人汗颜、难以恭维的地方。一些国人、个别部门对汉语的忽视、轻慢、贬低甚至任意诋毁、阉割、糟踏,很是令人费解。正如季羡林批评的:“我们很多国人对不起自己的语言!”北京一位资深汉语言专家也痛心疾首地说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可再没有像中国那样不重视自己母语的国家了!”君不见重英语、轻汉语现象习以为常。可能由于某些科教政策和考核要求使然,现在不少学子和专业人士英文学得刮刮叫,却说不好汉语、写不好中文,一些人是“英语6级,汉语没级”。有的在自己的国土上对着国人说话,为求时尚而爱说洋腔洋调。有的通信部门设置的电话语音提示,不是汉语在前、英语在后,而是相反,让多数不谙外语的国人打电话、用手机时首先入耳的是咿哩哇啦一通,如坠雾里云里。报刊上一些文章嵌着一段段英文,全然不顾绝大多数中文读者能否看懂。不少中国生产、中国人消费的商品名称“洋化”,大有披“洋”戴“洋”之势。国内名牌西服、名牌衬衫有“雅戈尔、美尔雅、仕奇、派纳、罗蒙”,国产的一种化妆品称“姗拉娜”,一香皂系列呼“纳爱斯”,一视力镜叫“拉弗爱斯”,一洗液奶名“吾爱基因”,一皮鞋号“韦士戈兰多”,几类感冒药分别谓“泰诺”、“康泰克”、“新立克”,几款电动车依次唤“邦尼达”、“依莱达”、“鹿贝尔”,老早说惯了的饼干曰“克力架”等等,不一而足,不可胜举。中国的许多顾客只知洋七洋八牌子的美称,而不明“假洋鬼子”的真容。有的不按国家简化字的规范,任意生造只有自己懂、别人只好猜的错字、别字、怪字,僻字,有的随意地在标准汉字上增减笔划、去头掐尾。更有甚者,把一句完整的汉语只取前后两字来简化缩写,总之是有意无意地让人看不懂、读不懂、听不懂、搞不懂。

  “保卫国语,维护中文”!有识之士发出的这一强声,并非惊诧之音。捍卫母语,纯洁汉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学术部门责无旁贷。国家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科技和语言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当前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关于“淡化英语考试”的呼声,尽快制定和实施“国语优先”政策,并重视学生和考生提高学习、应用汉语的水平和能力。可在某些专业、部分机关和相关单位,试行“中文水平等级考试”的制度,以向国人传递这样的信息: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打开世界之门,走出去发展自己,英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绝不能替代国语。中国人必须首先学好母语,才有可能学得好英语。钱钟书、林语堂等大师都是中西贯通,绝无偏废。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是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汉语是华夏文化的主筋,是文明古国的根脉。如果我们自己对国语都不看重、不爱护,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向往?故此而言,谁轻视、贬低、亵渎、践踏它,谁就是损我中华文化长城。爱护母语,就是爱我中华;维护汉语,就是维护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这是提升我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作者:桑士达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