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冷眼旁观 笑看垄断立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0:18 四川新闻网

  jacky858

  小时候学的“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不知什么时候成了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了,现在大家都不再避讳“垄断”一词是好事,因为只有明白真相才可能纠正错误,儿时的课文也只当是一种笑谈。

  最近接连看到的一些事都跟垄断有关,一是电力系统的高薪事件,一边在闹着行业亏损要大幅度提高电价,一边在发高薪,一个抄表工年薪超过了10万是被证实的事实;而众所周知的电信业也是高薪,职工平均年薪超过15万;银行业早在数年之前就是高薪行业,尽管整个行业产生了数万亿的烂帐,但高楼大厦照修,高薪照拿,贷款利率却以最快的速度在涨,并且正在酝酿着100余项收费,你毫无能力抗拒;石油业,以炼油亏损为名,大幅度的燃油涨价,每年却产生了两千亿以上的利润;天然气,属于所有国民的公共资源你却不得不出越来越高昂的价格购买;自来水,一样的不断涨价,美其名曰遏制资源浪费……

  给我一个总的印象是:垄断企业不管怎样涨价总是有十足的道理的,电力系统发着高薪亏损要百姓来买单,银行的烂帐黑洞要百姓来填,遏制能源浪费也只有涨价一个唯一手段,言下之意我价格高到你用不起的程度就不会浪费了,假装不知普通百姓家庭几乎从不浪费能源但要增加多少的负担,而高收入家庭从不在乎浪费能源的那几个钱。

  其实所有的解释只有一个,就是垄断的目的就是暴利,过分的高薪其实就是集体的腐败,因为他们玩的是属于全民的公共资源或者纳税人出钱国家投资的垄断企业。

  垄断行业的症结在于:多数属于服务性质的公共资源,原来本就是全民所有企业,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但却把握了价格和费用收取细节的主动权。作为带有垄断的超大型国有单位性质的企业或行业,中央的行政调控过于粗放,政企分离是很多年前就在搞的,但现在却是执政方因为利益关系受企业方的左右太多。

  换个更直接的说法吧:垄断业的发展状况和员工工资福利收入的状况,各种收费细节已经完全的放任自流,垄断行业因为原来的国有性质和现在的规模都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多数的垄断行业无论其工作强度还是技术难度,无论是风险性还是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客观的综合评定都无法排到国家分配制度的前列。但是,现在垄断行业的收入是全国所有行业最高的。

  这些垄断企业的高收入者都是得益于垄断利润,这是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并且在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欲望也不断扩张。限制垄断就是限制他们的利益、收入,所以每次所谓的价格听证的真实性和参与人员的专业程度是可疑的。

  社会也有一个平衡的生态链,如果这种行业付出和收入反差太大就会引起社会生态链的失衡。一个没有劳动强度技术难度,没有风险性和民族发展决定性贡献的行业却有着远高于其它行业的收入,这就是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的因素。这种失衡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它会导致一种完全错误的社会价值潮流。将人原始的趋利性引向无助于国家强大民族兴盛的行业。

  比如电力系统的减薪,这不是一个值得表扬的事件,谁也不能保证它不是要骗过社会舆论的作秀,不一定什么时候加倍的补回来。而其它比电力系统更高的却相对隐蔽的垄断行业也许正在捂嘴窃笑。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垄断行业,所谓减薪不过是小儿蒙住眼睛藏猫猫的游戏而已。

  又有新闻说准备讨论反垄断法了,但迟迟不开始,放出风来看社会反应,并明言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

  剑客担心的是两件事,其一是千呼万唤仍然无法出台,理由可能跟燃油税一样称为时机不成熟,潜台词是没有能力推行此项改革。其二是,广泛征求的是利益集团的意见,出台的反垄断法玩的是些文字游戏,目的不过合法的保护垄断,因为现在的攫取暴利的垄断企业,大都是有权力背景的,这是中国的无可奈何。

  看起来庞大的垄断企业,外部没有严格的制约机制,内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很危险的,烂起来很快。比如说,如果通讯市场向国际敞开,可能很大比例的人都会重新选择。如果保险业务向国际敞开,同样国家的保险企业也要垮台,为什么呢?这就是信誉的力量。这就是竞争的力量,只有竞争,只有消除垄断,服务质量也好,价格也好,才会对大众有利,社会才会更合理更有序。这就是为什么国外一般都有反垄断法的原因。而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垄断企业的高管背景,国家的利润需要,都是使反垄断法迟迟不能出台的理由。

  从大的方面说,中国的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过快而精神文明有退步的迹象,反差太大,国家也手忙脚乱的东堵西填,缺乏的是发展速度和关键把握的思考。要想高速发展,就必然要有资本初期的原始积累,没有社会能够例外。但是从一些细节上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的,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很多的国家垄断企业,但因为制度完善,社会相对和谐一些,不会出现设计飞船的收入不如抄电表的更不如火葬场烧死人的荒唐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