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七夕情人节”一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2:00 光明网
郅严乐

  七夕过了,就让咱说说这个话题。有句俗话说:“强奸民意”,意思是说:民意说东,可有点权势的人却把民意篡改为西。如今呢,有点权益的人就能干出强奸历史文化的事情,实例就是前几天媒体搞的所谓“七夕情人节”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历史化”。编造者说:七月七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这个“传统节日”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是中国的“情人节”;有的编造者说,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是炎帝和黄帝的婚姻,“牛郎”则是炎帝的图腾为牛的“历史信息”等等。这些编造者煞有介事地说,遗弃传统的“七

夕情人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这类瞎编乱造不是新鲜东西,是早有过的历史垃圾推销。对这种推销,中国神话专家袁珂早就说过,七月七和牛郎织女本无关系,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是古代社会对女性压抑的反映,跟炎帝黄帝也没什么关系。根据汉书、月令、世说等古籍记载,七月七原是远古社会历法中的一节,“火流鸣秋”,基本活动是“晒”;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大大晚于这个时间才出现。袁珂做的考证说的很明白:该神话记录始于《诗·大东》、成于六朝《小说》。

  开始,神话说的是河汉女过河牵牛,即二十八宿的牵牛星座(后比喻为牛郎)和河汉女星座(后比喻为织女)与银河的位置天象的文学表达,在古代历法中的意义是“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直通乾位天门的天象,在五行中主“火”。每逢七月七日,这种天象最为清晰,是为一节,于是,河汉女过河牵牛就成了这个历法之节的“代名词”。这些,都跟婚姻爱情毫不相涉。

  后来,民间把这个天象的文学表达加以扩展,形成了男女之间爱而不能及的情感表达的传说故事(即后来《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河汉女”变成了“织女”,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有了雏形。袁珂考证说,这个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婚姻制度的变化,反映了男女之间交往失去自由的社会观念的变化。

  秦汉以后,出现了儒家版本的牛郎织女神话:天帝之子织女,在河东纺织,劳作辛苦得连修饰容貌都顾不上了;天帝怜悯,许嫁河西牵牛郎;婚后,织女顾家而不再纺织,天帝大怒,责令织女回到河东,只许一年一度跟牵牛郎相会。袁珂的考证说,这个版本篡改了牛郎织女神话的原貌,反映了封建社会把女性看做是罪孽和不允许女性有自我选择的思想,反映了“男尊女卑”封建意识的严酷,反映了儒家之徒为自己的利益而对神话搞的篡改。对此,袁珂先生批评为“神话历史化”。

  然而,人民大众还是有自己的版本:天上仙界的织女偷偷地跟地上人间的牛郎成亲,过着幸福的日子;无奈天上察觉,迫使织女回归天上;牛郎奋起直追,刚要追到妻子的时候,王母娘娘划了条大河把两人分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天天隔岸对泣;上天终于被感动了,允许小两口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袁珂的考证说,这个版本的牛郎织女神话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男尊女卑”封建礼法的反抗精神。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织女不是懒惰无知的天上罪人,而是勤劳朴实的人间美女。两个版本的织女形象,在袁珂的考证中,得到了鲜明的对比。

  自古以来的牛郎织女神话,都是围绕男女情感和爱情自由的,跟具体历史事件和帝王人物没有关联。如此说来,炎帝和牛的神话关系是什么呢?袁珂考证早就说明,汉代以前,炎帝和神农没有文字记载的联系,即“炎帝与神农在先秦古籍本不相谋,至汉以后始合而为一”(袁珂:《山海经校注》)。具体记载例子之一是“代神农氏,是为黄帝”片段(《史记》,五帝本纪)。合一以后是个什么样子呢?袁珂考证说明,那是“炎帝神农人身牛首”(《绎史》卷四引《帝王世纪》)。袁珂的这些考证清楚说明,炎帝和牛的神话关系,跟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彼此是无关联的。

  然而,编造者为了创造商机赚钱,硬是把牛郎织女神话跟具体历史事件和帝王人物联系起来,见到神话故事里有个“牛”字、炎帝又被传说为“神农”,就望文生义地说,“牛郎”是炎帝图腾为牛的“历史信息”,说是牛郎织女代表炎帝黄帝。这种做法,正是袁珂老先生早就批评过的“神话历史化”,即儒家之徒为自身利益而篡改神话、把自己对神话的诡辩想象当作历史事实传递给社会大众。袁珂老先生说,这种儒家之徒的做法,是损害文学艺术、损害神话和损害历史文化的做法。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没有“七夕情人节”的说法。日本的“七夕节”,除了为了表示远古而说说中国的牛郎织女,它的意义和活动早就跟中国的牛郎织女无关,而是日本年青人表达心愿(任何心愿,并非只限于爱情)的节日活动。看到日本有个“七夕节”和西方有个“情人节”,就望文生义地照搬到中国的七月七,说是什么“‘七夕节’是本土‘情人节’”、还有什么“牛郎织女真的被遗弃了,那我们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等等,这些说法,表面上好象要保护传统文化,其实是用照搬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来篡改和糟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里本来就没什么“七夕情人节”,哪里说得上什么遗弃不遗弃?!难道把中国传统文化戴上个日本和西方的帽子,中国人才算个“完整的中国人”?口口声声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包装好象挺壮烈的,其实,里面裹的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崇洋媚外的心态,连是不是个“完整的中国人”都套进日本和西方的模子里做判断了。

  对这种瞎编乱造的做法,袁珂老先生称之为儒家之徒的“神话历史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粗暴践踏和野蛮破坏。在历史上,织女形象已经被儒家之徒强奸过,如今被当代儒家之徒再次强奸;把原本是农历之节的七夕和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搞成每年一度的西方式的“情人节”,那无异于每逢七月七就强奸织女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就总是这么不幸吗?

  一些官商强奸民女和养“二奶”,是偷偷摸摸的,而当代儒家之徒却是公开强奸历史文化,而且,他们还捡了许多冠冕堂皇的帽子给自己吹嘘,以“保护传统”的名义搞煽情和引诱读者、消费者掏钱放到他们的口袋里,做法比那些官商腐败要“巧妙”得多。中央文化建设会议早说了: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看看这话,报刊媒体难道不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用日本和西方的东西来搞瞎编乱造和糟蹋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