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回放:走过三极张继民谈“我的科学探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8:44 人民网

  

回放:走过三极张继民谈“我的科学探险”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人民网科技论坛,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科学探险”,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张继民先生和我们一起交流。张先生您好。

  [张继民]:网友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关于雅鲁藏布江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历史的佐证》,文章在人民网“张继民科学探险”专栏里有展示。所以在这里面,我就不多讲了。因为文章里面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发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过程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解释。

  利用这个时间,我主要想强调一点,就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同杨逸畴和高登义教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两个人当时有效的合作,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1994年就不会被发现,由于他们两个人的积极参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才能在1994年由我们共同合作“推”了出来。

  在以前,“世界上第一大峡谷”主要是说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直到1994年,因为我们的共同论证和发现,才把这个排序做了更正:第一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第二是尼泊尔的大峡谷,第三是秘鲁的大峡谷,美国的大峡谷排名第五。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期作为第一大峡谷出现,和自然地理的认识有密切相关,和当时的报道不实有关,所以我们这个发现确实是了不起的发现。这些发现被中国科学院院士认为是20世纪末最重大的地理发现。

  我在这里强调杨逸畴教授和高登义教授所作出的努力。最后还要强调一点,这个大峡谷的发现也不只是我们几个人努力的结果,这和我们国家在70、80年代前半期国家组织的考察相关,如果没有过去的考察,大峡谷的发现是不可能的。由于有了过去的基础,才有了后来的发现。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听到这个我们都觉得非常激动。 关于您的新闻,有一条是去年您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一张题为《张继民远程路线图》的地图。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幅个性化的定制地图,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您可能会面对一些困难和一些人的怀疑,从创意到实现,您觉得最大的困难和压力来自哪里?

  [张继民]:中国首幅个性化地图,我今天也带来了,这个封面,这是本人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穿途中用的棍子,下面是主页。这个就是中国首幅个性化定制地图。这里面的地图名城就是叫《张继民远程路线图》,这里面图的线主要是由铁路、公路、空路、海路四部分组成,公路是红色,铁路是紫色,空路是绿色,蓝色是海路。四条路线把我在中国南北两极所走的路线标示出来了。背面是路线图的文字,题目叫“昨日征程”,内容主要是我把每次出行的时间、地点、车辆的转换和感受都在这1.5万多字里作了明确的交待。

  这个路线图意义是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关于个性化定制地图,过去曾经给四个人做过:第一个就是给孔子做过;给徐霞客做过;给孙中山做过,也给毛泽东做过。给这四位伟人做过个性化地图。而我这个地图就叫“个性化定制地图”,为什么和他们有区别呢?那些地图都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政治需要、研究需要和教学需要,给这些伟人做的,但是从过去的历史上来讲,从来没有应个人要求做过定制地图,这份地图是应我个人要求给我做的。刚才我已经讲了情况,在过去我们国家做个性化定制地图都给伟人做,现在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记者,或者我是“昆仑山的一棵草”,我现在想做地图,这就需要冲突阻力,因为过去这种情况从来没有过,国家地图出版要求,从来没有应生者的要求做一份地图。

  我主要考虑到在我们国家这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跨国、跨地区、大幅度的考察者、探险者和旅行者非常多,所以他们非常需要有一幅地图展示自己所走过的路,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无非谁先迈出第一步。

  我觉得我比较适合做这幅地图,第一我跑的地方比较多,另一方面我每次跑完之后,我都把我所走过的地理信息,走了什么地方,车辆的转换,到了什么地方看了什么东西,有什么感受,我都详细的记录,我把过去将近20多年的时间所走的路会到一块,做这个地图是没有问题的,恩所以当时我就有这个想法,我把这个想法跟别人说了以后,别人说“你是不是太狂了,中国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你这么做合适吗?”我做这幅地图不是为了自己,同时为了更多的旅行者、探险家、考察者他们以后做地图,这幅图无非是早出晚出之别,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把我的想法和中国地图出版社负责同志说了,他们说我的想法很有道理,这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当前考察者、探险者、旅行者大量增加的需要,所以这幅图应该做,所以就做出来了。

  做了之后,尽管有人认为做这种图不大可能,另外还说我很狂,但是做了之后,这幅图确实比较不错,做完这幅地图以后受到国家测绘局局长,还有很多名家学者都进行了很高的赞扬,认为首先这种创意是很有开拓性的,积极意义的,所以他们很肯定,我想我的创意还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在我生涯当中,主要是两个创意,一个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发现的创意,再一个就是中国首幅个性化定制地图,这两个创意都变成了现实,所以我希望在我这幅图做出来以后,希望有更多的探险者、旅行者、考察者都做中国个性化定制地图,但是前提必须有大量的地理信息的堆积,否则如果你出去的少,比如从北京到上海只去了两次,图做了之后就只有两条线就很可惜了。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现在我们聊一聊探险的话题。张老师您这么长时间从事探险工作与探险打交道,我想问一下,您探险主要是出于兴趣还是更多的是工作的需要?

  [张继民]:开始是出于工作需要,网友们也知道,我们当记者就是进行采访,我过去一直是跑科学方面的采访,跑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还有现在国家科技部,主要跑这些部门。所以我们跑科技采访,也可以采访计算机的专家,也可以到野外采访,我们国家野外考察已经进行了多年。我们觉得,作为记者来讲,哪里有科学家,哪了就应该有记者,如果科学家去北极、南极、青藏高原,去进行探险进行考察,我们记者也应该到那里去。 [15:45]

  [主持人]:应该知道,张老师已经去过很多的地方,不光是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包括地球的三极,他也去过的。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得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有这么深的印象呢?

  [张继民]:给我印象最深得地方我觉得首先是南极。因为南极大陆确实是荒芜人烟,而且很多地理、地貌确实很独特。南极的冰山一座一座都像人民大会堂那么大,特别是那里的动物,呆呆的、傻傻的。然后是北极。再就是青藏高原,我觉得青藏高原在我心目中确实具有很神圣的地位,因为青藏高原也是地理、地貌很独特的地方。比如那里的风光,因为我是搞摄影,我看到这些风光觉得特别吸引人,在藏东南这个地方是我们经常进行摄影的地方,如果天好,特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如果相机一举,前面一看,一下子就很多层次,一个立体感就很强。比如上面是蓝天,下面是白云,再下边就是雪峰,再下去就是高山草甸,再下去就是针叶林,然后是阔叶林,最后面就是灌丛,最后是庄稼地。一看就有七、八个层次,这种情况很少见。

  [主持人]:张老师请您给我们再介绍一下科学探险和普通的探险有什么区别?

  [张继民]:这个问题我思考的不是很深。区别在哪里?主要是这样,比如科学探险肯定是有科学家参加的探险。科学家在探险当中,是要进行各方面的考察,比如进行地质、地貌、海洋、水流、植被、测绘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了解它的整个情况。地层的情况,都有哪些植物,水流的温度、流速、山的高度,海洋的潮汐情况如何,所以必须是有科学家参加的探险叫科学探险。

  我觉得探险和科学探险是有区别的。探险,我认为主要是考验人体能的能力和意志力,到大自然进行检验,叫做“极限运动”,我觉得这个东西就叫“探险”,没有科学承担的任务。但是科学探险和探险两者有时候分不开。比如说,秦大河横穿南极大陆,当时他们是六名队员,这几名队员当中只有秦大河和当时前苏联的一位队员有经验,秦大河负责冰山考察,那个前苏联队员负责气侯的考察,这两个人叫科学探险,那四个人主要是想征服南极大陆,横穿南极大陆,这六个人组成团队,两个人进行科学探险,末后四个人进行探险,他们的目的不一样,虽然一路走,但是获得的结果不一样。最后那四个人获得了横穿南极大陆的成功,秦大河不仅获得了横穿南极大陆的成功,同时沿路也搞了很多的冰样和雪样,使我们国家在南极冰山研究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科学探险和探险是有区别的。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同步走。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张老师刚才把探险描绘成一个非常奇妙、非常精彩的活动,但是我们也知道,探险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非常危险的活动。张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探险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危险和挑战主要都来自什么地方?是体力上多一些,还是心理上多一些?

  [张继民]:“探险”肯定必有险,而且探险都是去极端地区,一些著名的探险家也有这样的说法。比如法国的一位探险家认为,探险要取得成功,意志占七分,身体占三分。就我理解来讲,意志确实很重要,身体并不是特别重要。去南极探险或者去青藏高原,去以前都进行身体检查,有没有心脏病,有没有其他的病变,如果牙不好,就必须把牙拔掉,如果不把坏牙拔掉,就没有办法吃东西,就不能在那里生活获得体力补充。

  基本的身体指标要有,但是意志力也很重要。说老实话,在体能方面很多人都适合探险,但是意志力方面区别就很大。有的人的意志力很强,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沉得住气,能够有效克服困难。这时候意志力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以我自己的体验和外国科学家的分析来看,探险当中挑战最大的一点就是意志力――在危险的时候、艰苦的时候,你能不能顶得住,能不能有办法战胜困难?因此,我觉得意志力是主要的。当然身体也很重要,但是相对意志力来讲,它是次要的。

  [主持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已经喜欢上了野外的探险,经常背着背包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最近关于在野外遇险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了,您作为一个比较有经验的科学探险者,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这些普通的探险爱好者?

  [张继民]:我到一些地方去讲课或者作报告的时候,我都说,如果你们探险时没人带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出去探险。我首先保证你们安全。探险必有险,因此安全非常重要。怎么样注意安全。我想有这么几点:

  第一、在探险以前,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这两个准备都是不可少的。因为探险确实要花很多钱,比如物质装备或者服装装备、车辆的装备,还有后勤补给。同时思想方面也要准备充足。

  第二、对探险地区的地理、地貌或者它周围的森林、植被和河流,对整个地区,有大致的了解。还有当地的哪些动植物是有害的,不了解这点也不行。对这个地方要有一个先期了解。

  第三、在结队出行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这里面有懂得探险的人,就是过去曾探险过的人一起出行,这样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就不会惊慌失措。如果组队时大家都不会探险,一旦遇到意外就会很麻烦。

  第四、在后勤补给和其他方面考虑要充分,特别是考虑到探险中可能遇险的救助问题,除了自救以外,怎么样取得别人的帮助。在一些远离人员的地方,必须有比较好的通讯器材,普通手机只是一般的器材,最好是有卫星电话,所以在器材方面要考虑。 另外和有关部门联系好,如果遇到什么情况时,希望可以得到及时的救助。像这些东西必须考虑在内,如果把这四点考虑在内了,这样我们探险就相对来讲比较安全一些。我想探险其实是一种很有刺激性的、很有魅力的活动,希望大家尽量不要做无谓的牺牲。特别是年轻人,不要一激动就就忽略了探险的危险性,等到出现危险的时候就措手不及,甚至造成意外的死亡,这样确实非常可惜。

  [主持人]:我还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位科学探险的记者来说,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比如对一个刚刚涉足这方面报道或者希望从事这个领域报道的记者来说,您认为他应该打好哪些基础?

  [张继民]:我觉得,对于准备去探险的记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学生毕业之后也准备去当记者的人,并准备去探险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在这个时候,首先要读一些有关探险家的书,了解探险的历史,了解探险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以及各方面的心理准备。在书本方面做准备。

  [主持人]:我们知道张老师参与编写了人大新编的教材《专业采访报道学》,这本新版的传播学的教材现在在各大高校行销。作为一位新闻行业的前辈,您有什么要求和希望可以提给我们后来的这些新闻工作者?

  [张继民]: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现在传媒的发展和过去大不一样,现在有互联网,有电视传播信号,这和过去大不一样。在20年以前或更久以前,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平面媒体的发展也是迅猛的。但是我体会最深一点,不管怎么发展,怎么迅猛,所有新闻的来源是在第一线。我觉得要想当一个好的、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的话,要沉到基层去,要到第一线去摸爬滚打,去挖掘新闻,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记者,才能够有后面互联网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报道,才能更加丰富。

  [主持人]:通过对自然如此广阔的、感性与理性结合地接触,现在的您如何看待环境保护问题?

  [张继民]:我特别重视环保工作,特别是到处跑,我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地球上没有干净的地方,比如珠峰也受到了污染,南极污染更严重。我有一篇文章叫《南极也有脏乱差》,北极的污染比南极更严重。所以极地地区,珠峰、北极、南极都受到污染,所以说我们这个地球污染很重。我想大家应珍视环境,爱护地球,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以外,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们不要等靠要。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和张老师的交流就到这里,希望张老师能够有时间再来人民网作客,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新闻故事,也感谢广大的网友关注人民网的科技论坛。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16:04]

  [张继民]:谢谢。

  ★ 网友提问 ★

  [网友 桃夭之美]:为什么一个人会放弃安逸,东奔西跑呢,嘉宾,为什么呢?

  [张继民]:主要是因为这是一种工作的需要,我刚才讲了,哪了有科学家,哪了必须有记者,如果我不去的话,别的记者也会去。北京的生活尽管很安逸,但是经过探险之后,也觉得大自然这种景色也是特别有魅力,很吸引人。所以长期探险之后,也并不觉得探险有多么苦,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所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东奔西跑,而是一种工作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管是中国记者,还是外国记者进行探险的时候都是这样工作的。 [16:11]

  [网友 科普游侠]:嘉宾,你一走几十天,家里怎么办,你放心吗?不想家里孩子吗?

  [张继民]:应该说出去探险的话,不是一走几十天,有时候一走要长达半年,比如去南极,从1988年11月青岛出发,到第二年1989年4月才回来,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出去之后,肯定是家里所有负担都交给我的妻子,对家里的孩子肯定是想的。平时探险最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家里。但是一到夜里了,就会想家、想孩子,就会算一算还有多长时间我能够回到家里去。我曾经在南极的时候,把一个小日历放在我的床头,过一天就画一次,过一天就画一次,觉得过得特别慢……那个日历我也带回来了,可见想家还是存在的。

  [网友 海岛女民兵]:虽然俺是个女流之辈,俺也想去雅鲁藏布大峡谷去看一看,是不是现在去一趟还是很苦?

  [张继民]:对于女同志探险,我自己有一个比较深切的体会:我觉得她们在探险的时候,那种韧性或者持久力,有时候比男队员还要强得多。比如说我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险的时候,我们当时是中日两国队员组成的探险队,在队伍当中就有日本法政大学的女学生和我们一块。这些队员们和我们男队员一块吃苦,一块穿行大沙漠,到太阳罗山的时候,我们男队员有时候累得不行,饭都不想做,不想吃,但是这些女队员还有能量去做饭,去找水。所以有时候就觉得,女同志这种意志力有时候并不弱于男队员。这是我一个很重要的体会。

  [网友 汾河流水哗啦啦]:科学探险和科学家在一起,愉快吗?

  [张继民]:我们探险的时候,和科学家在一块,非常愉快。我为什么说非常愉快?因为在探险的时候,我们平时觉得科学家离我们很远,我们探险的时候都是队友,我们吃的是一锅饭。而且我们还一块去爬山,一块进行考察。所以在探险的时候,没有你是科学家、我不是科学家的分别,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我们都是队友”,是有难同当、有苦同当。特别是我们当科技记者的,在进行科学探险报道的时候,更是离不开科学家,为什么?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外行,如果你要报道当时的科学奥秘,了解当地的水流情况,或者了解当地的植物情况,没有科学家给你指导的话,你的报道就会写不出来,或者就会写得不那么准确。

  [网友 自愿失业者]:每次科考的费用是新华社出吗?能全报销吗?会不会有不能报销的意外花费呢?

  [张继民]:探险的费用有时候是新华社出,有的时候是组织探险的单位出。比如我们去南极探险,我们所用的费用基本都是由国家海洋局出往返费用。比如我们去北极考察,当时是从企业筹集的钱作为探险费用。但是如果探险的单位不报销的话,我们自己单位也是能够报销的。因为它是一种采访的需要,是一种工作的需要。 [16:23]

  [网友 搬竹子,不是熊猫]:有没有发生过生命危险,那个时候咋想的?

  [张继民]:我们在探险的时候,我刚才讲了探险必有险,我们在探险的时候也多次遇到危险,人民网这次给我开的专栏里面,我也写了两篇文章。一个是我们坐飞机遇到的危险《飞机冲进戈壁滩》,这个危险虽然不是在探险地发生的,但是也算是一个险。另外我们去大峡谷考察的时候,我们遇到雪崩(《见识特大雪崩 》),但是雪崩不是当时发生的,是前两天发生的。如果是我们正好在西藏波密南山行进的时候,遇到这次雪崩,那么我们就全没命了。当时看了那个场面确实很可怕。这个雪崩带宽有100多米,长有一千多米,从山上往下。而且雪崩带把所有的灌木从和森林、树木全部一扫而光,把公路的路基都砸掉了,如果我们考察的时候,遇到这里,肯定我们就光荣了。

  另外在南极,遇到特大冰崩,我以后会在我的文章里面会介绍这次,我探险中遇到的最大一次危险,两座大冰山同时崩塌,当时在岸上的队员看到我们船上队员快要牺牲了,他们又不能救我们,因为冰海翻腾,有的队员甚至跪在地下磕头,边磕头边祷告:“船上100个都是好人,求冰山别崩了”,但是无济于事……三次大的冰山之后,冰山把我们的考察团围堵在海湾里,足足围了1个礼拜的时间。后来由于冰山逐渐离散,拉开缝隙,我们的考察船才逃了出来。以后在我的专栏当中,我会谈到这次我们所遇到的一次最大的危险。

  在探险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确实很紧张。当时也没怎么想,只是后来感到后怕,有时候觉得下次再也不出来探险了,太危险了。但是,回到家后过一段时间,这种探险的魅力又会勾起我去出征。所以探险本身有危险是正常的,关键我们有时候对大自然的危险不了解。

  [网友 狼啸天涯]:做科学探险记者,你后悔吗?很苦的,远没有经济记者滋润。

  [张继民]:做探险记者一点都不后悔,如果下辈子还要当记者的话,我还选择当一个探险记者。苦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也采写到很多平时采访不到的东西。比如我现在能够写十多部书,能够举办摄影展,如果没有这种野外的长期考察、探险,就不会有这个积累。

  [网友 小牛人]:张老师,除了写文章您还拍照吗?我看美国国家地理的图片都是美轮美奂,大家也比较喜欢。

  [张继民]:尽管我是一个文字记者,出外探险,我也长期进行摄影,因为这是一种工作需要。如果只写文字稿没有照片稿相匹配的话,那么这个稿子就不会活泼,有时候照片的作用是文字不能相比的。所以我就特别重视摄影。我之所以在野外长期搞摄影,也和探险、采访对记者的限制有关系。因为探险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对记者人数进行严格限制,比如去一个文字记者之后,搞不好就不让再去摄影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必须摄影、文字一肩挑,所以久而久之我原来不会摄影,不大懂摄影,慢慢也熟悉了摄影。这些年来,我长期在野外探险,仅底片就积累了一万多张,所以我在进行网上交流的时候,只要写到的文章,就会有照片相匹配,这就是摄影和文字一肩挑的好处。

  我拍摄了很多大自然景观的照片,大部分是写实性的,这些照片都很有用处,都用在我的作品当中去了,比如我出版了《历险天涯》系列图文书,共四册,那就是照片和文字共同结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照片的话,都是文字,就会显得很干。但是我的照片,由于是跟着探险队进行随走随拍,没有时间蹲守在某一个地方等待好的光线,所以照片的艺术感方面相对较弱一些。理由很简单,行进的队伍不可能等着我去拍摄,我同时也不敢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的恋战,搞不好的话,会遇到危险,比如遇到野兽。所以一旦拍摄完之后,拿着相机就追队伍。这就决定了我的摄影作品绝大部分是纪实性的。我平时探险的时候有作日记的习惯,现在记了很多本,我到哪里都会作日记的,如果我要出版系列探险日记的话,就可以有系列照片相匹配。这就是摄影的优势。

  [网友 爬什么不爬珠峰]:您认为,对珠峰、南极、可可西里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去的人越少越好?

  [张继民]:从保护环境出发,确实是去的人越少越好。因为每个人去了之后,不管是多还是少,都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是,从事科学考察的人应该是去的越多越好。因为他们对那里的环境情况了解的越多、越透彻,对于我们人类治理环境就会带越多的借鉴。当然,能够登珠峰、远征南极,去可可西里这样严重缺氧地方的人,限于各种条件,也不是非常多,不是谁想去就能去得了的。当然,希望人类对这些极端地区污染的越少越好,因为那里的环境本来就是很脆弱的。比如说在南极,一个香蕉皮扔在冰原上,要100多年才能够腐烂。如果把这些极端地区严重污染了,确实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张继民]:今天很高兴借人民网科技频道提供的平台,和网友们见面聊天。因为时间关系,访谈暂时到这里结束。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点击人民网科技频道“张继民科学探险专栏”,同时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谢谢大家。再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