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23:07 新华网

  

通讯: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

  7月24日,在俄罗斯贝加尔国家级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庄大方(右)与俄罗斯科学家在测量树木的年轮。这个1969年创建的保护区位于贝加尔湖南部,占地16.5万公顷,其中有812种植物和300多种动物。中俄联合科考队对西伯利亚地区的野外考察于22日正式开始。 新华社记者耿锐斌摄

  新华网泰舍特(俄罗斯)8月3日电(记者 刘蓉蓉) 由中俄主要媒体代表组成的“中俄友谊之旅”大型跨境报道团近日来到贝加尔湖,探访这颗“众神遗落在西伯利亚的璀璨明珠”。贝加尔湖不负众望,给来访者以强烈震撼。

  富饶之湖纯净之湖

  形成于2500万年前的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湖面呈新月形,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面积达315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没有到过贝加尔湖的人难以想像它的浩瀚壮观。站在贝加尔湖畔,远处的水面和天空融为一体,波浪不停地拍打湖岸所产生的白色浪花及时常出现的海燕,让人觉得仿佛来到大海边。

  听当地人说,“贝加尔”一词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有的说“贝加尔”源于突厥语,意为“富饶之湖”。贝加尔湖的淡水储量世界第一,占全球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水的洁净也令所有记者称奇。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触景生情地站在湖边,大声背诵起俄国作家契诃夫对贝加尔湖的一段描写:“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这时,45岁的当地村民阿廖沙开着一辆运水车来湖边取水。他告诉记者,他和当地许多村民每天都要来这里取水七八次。“这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不需要过滤。味道真是好极了!”阿廖沙顺势捧起水喝了一口,然后竖起大拇指。

  让贝加尔湖蒙上神秘色彩的是生活在湖里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淡水“海豹”、胎生鱼以及传说中的“贝加尔湖怪”。遗憾的是,记者们没能与它们会上一面。

  发展旅游注重环保

  贝加尔湖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水产还有神秘的传说给当地居民带来财富。按当地人的说法,贝加尔湖的旅游业挽救了当地的经济。

  在苏联时期,当地的支柱产业是造船业。苏联解体后,许多工厂陆续倒闭。但是当地的村民和失业者很快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发展旅游业。

  5年前,38岁的伊万所在的造船厂倒闭后,他用所有的积蓄买来一艘旧船改装成游船。伊万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天驾船跑三趟,最好的时候一天下来能够挣到700卢布左右。“我很满足,这在当地是很高的收入了。”

  他说,现在来贝加尔湖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最多的是来自中国和日本。“他们来这里最爱买的是鱼干,认为这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俄罗斯政府和当地居民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贝加尔湖。为了保护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4月宣布将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修建路线北移40千米。

  听伊万说,俄罗斯国内的旅行社和当地政府经常在贝加尔湖沿岸组织清除垃圾的活动。有时候旅游公司还举行用啤酒换垃圾的活动,游客们用一袋垃圾便可换一瓶啤酒。在贝加尔湖沿岸,记者很少看到游人丢弃的垃圾。

  成吉思汗的后代傍湖而居

  在贝加尔湖畔,记者经常看到一些黄皮肤、黑眼睛的当地人。他们“非常亚洲”的脸让记者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他们都是古代蒙古人的后裔——布里亚特人。从16世纪起布里亚特人就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了。

  其实,中国古代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如汉朝时的匈奴,晋朝时的柔然,唐朝时的突厥,北宋的契丹及后来的蒙古族都在贝加尔湖地区居住过。而贝加尔湖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故事是“苏武牧羊”。2000多年前,这位出使匈奴的西汉大臣被拘禁并远徙“北海”(即今天的贝加尔湖),牧羊19年而不屈服,这种忠贞不渝的伟大爱国精神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歌颂。

  遗憾的是,当记者问当地人是否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时,几乎所有人都茫然地摇摇头。至于“苏武牧羊”的确切地点更是没人知道了。

  正当记者深感无奈时,身边的一位布里亚特老汉突然来了一句:“可是我知道成吉思汗的故事,他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我们的骄傲。”(完)

  

通讯: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

  7月24日,在俄罗斯贝加尔国家级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内,中俄西伯利亚科考队中方队长陶宝祥(中)和俄方科学家在观察一个巨大的蚂蚁巢穴。 新华社记者耿锐斌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