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抬头做人(人民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1:50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民间俗语,不仅妇孺皆知,且演化为激励人的格言,鼓舞、鞭策着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生命不息,奋进不止。

  人往高处走,就要有目标、有追求。对共产党人来说,这个目标与追求,不是高职位、高薪酬,而应该是高品位、高情操。人民日报《人生境界》栏目中报道的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虽身为平凡人,却干出不凡事,透出非凡心。这也叫往高处走——受人敬仰,被人

传颂。正因为如此,人往高处走,就必须学会抬头做人。

  抬头做人,不是盛气凌人,傲视一切,而是温温恭人,学人之长;不是趾高气扬,颐指气使,而是堂堂正正,光明处事;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找寻差距,见贤思齐;不是因己之拙,忌人之能,而是解剖自我,自省赶超。一句话,抬头做人,就是要以正大为先,以善意为怀,以谦谦为基,以光明行事。

  抬头做人,要义在“抬”。抬者,仰也,即向上之意。要向上,不抬头是不行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不抬起头来,如何看得见;强中更有强中手,不抬起头来,如何看得出。抬头是看,也是比较。只有在比较当中,才更能见短长,知优劣,从而激发潜能,天天向上。

  抬头做人,应在会“抬”。遥想当年的岳飞,他“抬望眼”,却只会也只得“仰天长啸”,可叹自己“壮怀激烈”。此时非彼时。如今的抬头做人,最重要的是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地抬头见大、望远、仰高。

  一曰抬头见大。人不能总低头看自己鼻尖下那么一丁点儿事:今天嘴里能吃到什么好饭喝到什么好酒?明天手里能拿到多少钞票进入自己的账号腰包?后天脚儿能迈进多大平方米的私宅庭院?等等。抬起头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环顾左右,使眼界骤增宽广:世界真大,且是大家的世界,不是一个人的世界;自己很小,仅是世界的一微尘,大家庭的一分子。人在世上,不能只见自己,不见别人,须得人与人携起手来,才能更好更愉快地在世间生活。

  二曰抬头望远。人抬起头来,就是要让眼界望远。望远,才能憧憬未来,放飞思想,追求幸福不止,追赶快乐不疲;望远,才能紧盯理想之光,坚定信念不移,不至于被眼前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一时的不快所阻碍;望远,才能充满乐观,笑对人生,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简化为一个字:乐,用乐以破苦,把事业上的酸、甜、苦、辣净化为一个字:苦,品苦中之乐,从而使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向有理想、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方向迈进。

  三曰抬头仰高。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云:“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生活中的“高人”,不仅需要经常见,而且需要抬头仰视才行。“高人”自有其崇高处,如善良、宽厚、仁慈、节俭、诚信等。譬若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超过3600小时、捐款捐物300多万元、救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178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要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在人间。这是何等的质朴与善良!这种善良仁慈的品行,犹如一座挺拔的山峰,须仰视才见。抬头做人,就是要抬头仰望崇高、追求崇高,从而让自己与崇高为伍,使崇高与社会同行,蔚成风气,共铸和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抬头做人,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境界。特别是在喧嚣与浮躁的环境中,更需如此。

张保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