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楼顶上天再热也能忍 就怕老板扣工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5:34 钱江晚报

  地点:绍兴袍江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楼工地

  时间:19:00——24:00五小时

  本报记者:金毅

  20岁的油漆工陈华江,是我在绍兴市袍江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楼的工地上认识的第一个工人。前天晚上7点,当我来到工地的工棚中时,陈华江已吃过晚饭,正在工棚里休息。他光着上身,从脸到胳膊都是黑黑的,“这都是让太阳晒的。”

  这个工棚四周用水泥砌成,上面盖着蓝色的彩钢板(外面包着铁皮,中间是塑料泡沫)。窗户上没有玻璃,原本糊着塑料纸,但现在天气热,纸被撕破了,可仍没多少风吹进来。房间里唯一降温的设备,是一只“吱哑哑”叫的旧电扇。

  经过太阳一天的曝晒,尽管已是晚上,我看了看随身携带的温度计,工棚里仍有32摄氏度。像这样的工棚,这个工地还有10多间。

  晚上9点多,同屋的工友要去绍兴亲戚家里去住了,屋里只剩下陈华江。“他们亲戚家有个大吊扇,比我们这儿强多了。”陈华江一脸羡慕。

  陈华江一般晚上10点就要睡觉,一来白天工作累,二来也没什么地方可去。他平时最多到袍江广场上去转转,有时也会和老乡打打牌。和他一起在这个工地上做油漆工的老乡还有10多人,但因为天热,这些天他们在一起打牌的次数也不多。

  晚上10点半,屋里还是闷得很,陈华江决定像往常一样,到“空中”去纳凉。所谓的“空中”纳凉,其实就是到工地4层高的教学楼顶楼去。

  我和陈华江一样,也挟着草席,带上一块薄毯,一起走往楼顶。教学楼还没通电,比较暗,但陈华江熟门熟路,到了顶楼,他熟练地把席子铺在地上,还告诉我:“边上好一些,风大一点”。

  我躺在席子上,感觉是很热,往席子外的地上一摸,还有些热。与工棚中的闷热相比,这里倒是凉快多了,但蚊子也非常多,刚躺下一会儿,我的大腿上就被咬了好几个包包。

  “睡着了就没事了!”陈华江一边噼噼啪啪地打蚊子,一边安慰我。

  ■对话民工:20元生活费不够花

  躺在楼顶的草席上,陈华江告诉我,他现在每天能挣60元,但包工头只发给他20元的“生活费”,到年底时,才把余下的工资发给他。但他觉得20元实在不够用,“天热,花费也大。”陈华江说,除了日常开支外,他每天还要买水喝,吃晚饭时还要买一瓶啤酒。

  我问他:“夏天工作,你们有没有冷饮费、高温费?”“没有,说实话,我们根本就没奢望这些。”

  陈华江告诉我,天再热对他来说也能忍受,只希望能多发点生活费,干得再累也心甘。

  我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包工头,他说,这也是他们的“行规”。年底结清,平时给生活费。一来他上面的老板也没有按月与他结清,在建筑工地上,有些工程无法按月结清。二来,怕这些人这个月拿了工资,下个月到别的工地上干活,不容易管理。

  这番解释,我想,陈华江听了同样不会满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