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姓滚的人听说过没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5:34 钱江晚报

  ■张翼 于洁 葛晓娟

  本报昨日“谁的姓氏最奇最妙最稀有”征集令发出之后,勾起了不少读者的热情。稀奇古怪的姓氏一个个冒了出来。这些姓、加上姓名背后的趣事,不仅听来有意思,还着实让人长了见识。我们挑选整理出了6个姓,权且评为这一期的擂主,欢迎读者继续来电PK。

  难以启齿型——滚:滚先生打来电话时好几次都笑出了声。他说实在是不好意思说他的姓,这个姓说起来让人觉得他像在恶作剧。滚先生老家在广西。他来杭州多年,每次一说到姓,就会遭到别人的质疑,弄到后来他干脆拿别的姓来代替了。据滚先生自己说,“滚”姓本应该是“柒”,只是当时祖先不识字,写着写着就成了“滚”字。

  英雄寂寞型——俎:俎小姐原籍山西,目前在杭州工作。她说从小到大,她就一直没有碰到过和她同姓的人。真是英雄孤寂啊。上大学时,她的一个老师说,“俎”是古时候祭祀用的一种工具,“俎”姓很有可能是皇帝的次姓。这些渊源,让俎小姐心生渴望,她很希望通过本报的征集,找到专门研究姓氏的专家,替她解释她的姓。如果能找到同姓的人,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名门之后型——姒(si):这是一位读者通过网络提供给本报的。读者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老家是在绍兴。姒姓,传说是大禹父亲治水不力被当时官方满门抄斩,逃出的人不多,所以后代人数不多。特别是男丁很少,后来大禹接着去实现父亲的事业,成功了,才有了今天这个姓以及姓背后的故事。

  翩翩起舞型——仙:这个姓听起来就觉得特别优雅,可惜打电话进来的是位先生。仙先生的老家在安徽仙霞镇,他一直强调自己的姓很少很少,而且来源也很搞笑。似乎是说他祖先在吃清明团子,那时候当地的人并不认识,以为吃的是牛粪,说只有神仙才把牛粪吃得这么津津有味呢。于是,祖先就决定不用原来那个“白”姓了,改成了“仙”。

  妙趣横生型——盧(lu):盧云超虽然今年已经75岁了,但回忆起年幼时学写自己姓时的情景,老人还是历历在目。老人老家在磐安,小时候在村里学堂念书。因为当时写的都是繁体字, “盧”姓笔画又特别多,老是写错,为此没少挨教书先生的骂。后来,教书先生看他实在是写不清楚这个字,就告诉了三句口诀:“上字一个勾,七字坐田头,血打屁股流。”回家后,按着这三句口诀仔细一琢磨,果然一个“盧”字就写了出来。这真是生动形象的三字诀。

  卧薪尝胆型——笪(da):笪先生说,他们祖先是从河南逃难到江苏句容市白兔镇一个小村庄里的。那时候,祖先从一个朝廷命官变成了人家的帮工,受尽世态炎凉。他给自己取姓时,正好睡在柴房里,枕着扁担,天上有月亮,于是就取了柴房的“竹”字头,中间一个“日”,下面一根“扁担”。真的有点卧薪尝胆的味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