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刘志庚盛邀博士做“智囊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6: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李天鸿、韩治华 实习生 廖娅 通讯员松湖宣)“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会员通过面谈、电话、书信等直通车形式直接向市委书记为东莞发展建言献策。”昨日上午,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在松山湖召开成立大会,东莞市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向在场的160多名博士表示,欢迎该会会员加入东莞市委书记的智囊团。

  博创会网罗80%在莞博士

  据东莞市科协和松山湖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莞已经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东莞工作的博士已经超过了200人,博士创业促进会(以下简称博创会),可以增进这些博士相互之间、博士与有关部门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创业和发展环境。

  博创会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历时半年多,其定位已经非常清晰,也就是在成立、开始运作后发挥支持博士创业,组织博士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技术探讨和攻关,为博士搭建与东莞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平台,为东莞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与引进人才,以及为东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发展项目组织咨询、论证、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等八大作用。

  记者了解到,凡在东莞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只要同意博创会的章程,自愿提交入会申请书、经博创会理事会讨论通过后,就可以成为博创会的正式会员。目前博创会已经网罗了大约80%的在莞博士,会员数量达到了160多人。

  将为高级人才提供支持

  东莞市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表示,之所以要组建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就是要通过把博士组织起来,形成团队,既可以更好地协助在莞博士解决实际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东莞建设。

  刘志庚介绍称,近年来,东莞市每年新增人才10万人,全市人才总量已达到83万多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成倍增长,总数超过1.3万人。博士是精英人才的代表,是东莞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到东莞市落户的博士较少,现在已经有250多人,能够组建起一个促进会,这将有力地推动东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东莞市将从整治社会治安,确保年内实现明显好转;调整户籍政策,放宽企业人才入户,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吸引了包括博士在内的大批各种人才落户东莞。

  博创会可吸引更多人才来莞

  刘志庚说,博士创业促进会将从辐射带动作用、桥梁纽带作用、智囊团作用等三大方面促进东莞建设。

  他认为,博士是人才资源中的精华,是关键性资源和决定性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博士创业促进会凝聚了东莞市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

  其次,博士创业促进会这个平台,可以向莞外传递关于经济、社会、科技、人才各方面的政策,为各类优秀人才来莞创业穿针引线、搭桥铺路,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与广大博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经常性联系,把广大优秀人才聚集到东莞市创新创业的各项事业中来。

  此外,各位博士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和人缘优势,又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促进会的活动,可以将东莞市高层次人才组织起来,优势互补,形成人才板块,发挥博士队伍的巨大潜力,为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也可以为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举措建言献策,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财政全力支持博创会建设

  刘志庚还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表态称,将给予博士创业促进会三大方面的支持,并表示已经在2006年的财政预算中划拨出47万元用于博士创业促进会。并强调款项一定会足额到位,并将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追加。

  他还表示,东莞市将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建立联结国内外的各种研发网络,使东莞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舞台。

  东莞5年引进人才大事记

  2002年

  东莞发布《东莞市引进国内人才来莞工作的若干规定》、《东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莞工作的若干规定》、《东莞市民营企业引进人才试行办法》、《东莞市人才与科研发展三个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2004年

  东莞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制度的意见》

  2005年

  东莞发布《东莞市企业博士后管理及资助暂行办法》

  2006年

  发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的意见》、《实施创业东莞工程的意见和建设创新型东莞的意见》等文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