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七月车市演绎冰火两重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6: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七月车市演绎冰火两重天
农历七月,按佛山本地风俗是不宜买车的日子,而且按车市惯例,夏季月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淡季,因此,轿车市场的惨淡经营似乎都在意料之中。

  然而,本应与新车销售同旺同淡的二手车市场却异常地表现出淡季不淡的温热状态,佛山运输车市场更是演绎了一出“七月流火”。

  业内人士程先生认为,佛山纺织、钢材、陶瓷三大特色产业进入销售旺季从而带旺物流交通等配套产业是二手车、运输车销售红火的主因,“这种状况具有鲜明的佛山本地特色。”

  文/图 记者谢若闲

  青黄不接导致淡季更淡

  谈到七月的销售业绩,佛山多家轿车经销商都对记者表示“不理想”。

  某品牌4S店市场部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销售淡季只是原因之一,天气状况也是借口。拿我们自己的品牌来说,现有车型没有实质性改进,新车型要再过几个月才能上市,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才是销售不理想的真正原因。”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佛山有多个品牌都处于这种青黄不接的状态。

  在这种低迷状态下,经销商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动用了几乎所有汽车营销手段,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降价,此外还有汽车安全知识培训、赞助社会活动、组织车主自驾游等。

  各佛山汽车经销商还不约而同地将营销重点转移到售后服务上来,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4S店品牌总经理都对记者表达了“服务才是根本”的想法。

  据记者观察,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止汽车销售的下滑状况:举办过多次汽车安全知识培训的东风日产某4S店7月的销售量比6月上涨了5%;而延长开店时间提供夜间服务并借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关系大打奥运牌的一汽大众某4S店7月的销售业绩也与6月基本持平,即便与四五月比相差也“不超过10辆”,“我们实行了一项新服务,只要意向性购车者一个电话,我们就有专车接他来展厅看车,这个招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店销售部经理何志表示;而采取了多次大幅降价行动的海马某经销商更是达到了月销售过百的纪录(佛山车城店、三水支店、高明支店三家店的业绩总和)。

  车展引发新一轮持币待购

  此外,还有部分佛山经销商认为,广州车展是“火了车展、淡了车市”,“在此次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新车达80款之多,其中很多款车型都是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新车,这将直接引发消费者的持币待购现象。试问,如果再等两个月可以购买到一款称心的新车,谁还会急着在这个时候掏钱买车呢?”佛山锦菱市场部经理徐志超对记者表示。

  对于在本届车展有新车亮相的品牌,大部分经销商认为,车展对销售的推动还有一个滞后作用,“没有那么快显现,要等到新车上市的时候车展对销售的推动作用才能完全释放出来。”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持币待购现象将随着下半年的新车不断上市而逐步得到缓解。

  但也有经销商对此持不同态度。

  “就如同一部好的武打片必然带动一股学武的热潮。对汽车销售来说,人气的上升必然带动销售的增长。举个例子,我们轩逸在店内首度亮相的时候,就产生了8个订单,其中轩逸、TIIDA各占一半。”东风日产雄蜂专营店市场部经理钟志强表示,“每款车都有它的目标人群,不同需求、不同价格产生不同的市场,并不是人人都热衷于新车。”

  关联产业带旺佛山运输车市场

  一般来说,在车市兴旺,购车者增多的时候,二手车交易也会较为活跃,因为购买新车的人越多,淘汰的旧车也会越多。而在低迷时期,车市的价格跳水对二手车交易的打击是致命的。

  5月以来,佛山车市排队集体跳水的状况一直没有停止过,但佛山某二手车交易公司相关负责人却对记者表示,该公司7月的二手车交易数量是十多辆,与前几个月相比仅是略有缩量。而据新协力二手车交易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7月的交易数据虽然尚未统计,但是怎么说都已经有几百辆。

  而运输车市场更是异军突起,呈现较好的销售势头。记者由经营皮卡为主的南海顺铃了解到,该店7月的销售业绩是136辆,其中,光是在该店展厅就卖出83辆。

  “事实上,这种状况具有鲜明的佛山本地特色。目前,佛山已形成西樵纺织、乐从钢材、石湾陶瓷三大产业集群,当前正是这三大产业的传统销售旺季,加上近期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促使这三大产业旺上加旺,这种状况直接带动了物流交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为保证货物运输,不少公司需要购进运输车辆,有的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干脆到二手市场买车。”佛山业内资深人士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了这一点,二手车、运输车市场的销售红火就不足为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