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勇创“六院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6:47 人民网-华东新闻

  □陈 进 胡 申

  ●8月8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迎来成立6周年的纪念日。经过6年的资源整合,上海市六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市八医院、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市六医院奉贤分院,以及徐汇区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得以良性发展,而且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状况

  ●面对成功的喜悦,回顾6年所走过的路,上海市六医院医疗集团管委会主任、市六医院院长何梦乔的感受是:带动和辐射郊区以及医院周围的下级医院共同发展,是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应尽的社会责任

  自愿 整合 平等

  ——6040名在编员工、3560张病床,关注4个行政区300多万人口的医疗健康

  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组建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诞生于2000年8月。这一特殊的医疗联合群体,迄今不具备法人资格,没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完全依靠自愿自主突破体制和建制瓶颈,成功走出“医改”捷径。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法律界定的集团,经过6年的不断整合,不仅成功改写上海4个行政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历史,而且越来越具生命力,多次得到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是什么力量,把6040名在编员工、3560张病床和上海4个行政区300多万人口的医疗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够孕育出‘六院模式’,我们走的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市六医院院长何梦乔说,“新世纪之初,‘卫生体制改革’成为高频率出现的时髦词组。在产权改革、组建集团和管办分离3种模式面前,我们医院能做的,只是摸索着组建集团。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课题,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管理经验的医院负责人,我首先想到:

  第一,阐明一个观点:加入集团的成员单位一定要自愿,决不能搞‘拉郎配’;

  第二,明确一个目的:组建集团干什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各家医院的功能、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医院共同发展。比如市六医院,就是需要通过集团这一载体,有效发挥三级甲等医院的领航功能、带动功能和辐射功能;

  第三,回答一个问题:市六医院图什么?首先,是医院做大的姿态,那就是领航、带动和辐射;其次,是做强的战略,那就是一个大医院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它的医疗覆盖面。当时,上海只有1300万人口,市六医院作为全市十大医院之一,辐射130万人应该是个最低的标准;再者,思想准备充分。”

  基于上述思考,1999年底,在由上海市六医院发起,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西南片区卫生局和普陀、徐汇、金山、奉贤、市八医院等几个中心医院院长参加,为期20天的专题研讨会上,市六医院首先表态:二级医院需要什么,只要我们能做的,一定全部做到。同时,作出两个承诺:一是平等。所谓平等,是指在投入资金支持集团办公运作比例上,大家都拿出医院年业务收入的1%。,取于各家、用于各家;二是市六医院在前期付出。

  由此,在资产重组、委托管理和联合体三个集约组建模型面前,大家形成共识,选择了联合体,决定了组建医疗集团初始最为关键的第一步路:医院联合共建。经过近8个月的筹备,《合作章程》及其12个相关《规定》得以形成,5家医院在合约上签字。2000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并开始运转。

  管理 质量 发展

  ——以“病人至上”理念,串起管理、技术、人才、市场、网络5条“链”

  回顾“六院模式”的创建,上海市六医院医疗集团顾问委员会主任、市六医院党委书记王淑琼用9个字,高度概括了顾问委员会在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把方向。2000年,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上的瓶颈制约,顾问委员会紧密协助和配合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在绕开资产重组、成立集团、成立联合体三道屏障之后,是“医院联合共建”这6个字为以后6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6个字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示了“六院模式”中“不要名利要实质、不搞形式要带动”的思想内涵。

  ——抓和谐。2005年8月,是集团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月。为搞好庆典,由顾问委员会牵头,组织了一场国际论坛、一部录像、一首集团之歌、一套展板、一本宣传画册、一台文艺演出,得到成员单位的共同赞许。

  ——促发展。市八医院,在集团成员中第一个提出把共建向托管前移,邀请市六医院托管5个科室。当时,医院部分同志对又派专家又给钱及相关科室的做法表示不理解。顾问委员会一面坚定地和管理委员会保持一致,一面认真剖析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跨出托管的第一步奠定了基础。

  谈起创出“六院模式”的“创”字,上海市六医院副院长、集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谭申生说,医院作为政府对公民施行一定福利政策的载体,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在国家财政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路该怎样走?

  “医院改革应围绕‘病人至上’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病人利益为代价。只有以整合医疗资源为突破口,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医疗需求,扩大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才能使市六医院得到可持续发展。”谭申生说。

  如今,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医疗辐射圈内,有5条“链”正自上而下逐步形成,那就是:管理链、技术链、人才链、市场链、网络链。这些“链”之间的串联和不断向前延伸,构成了上海市六医院医疗集团的一条绿色大通道,织就了一张医院共同发展的医疗网络,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全国来沪就诊住院难等状况。“六院模式”也受到广泛肯定,基本做到百姓、政府、医院“三个满意”。

  何梦乔说,上海市六医院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隶属关系不同、医院级别不同、资产来源不同、人员构成不同、资产配置不同、面临困难不同,能够圆满地走到一起,依靠的是集团领航人的人格魅力;依靠的是“自愿结合,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依靠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协商、共同发展”的医疗文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