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重走长征路”被娱乐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7:09 人民网-华南新闻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媒体应该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宣传好长征,塑造好长征,弘扬好长征的精神,给后代一个关于长征的真实的“镜像”,而不是一个琐碎的、扭曲的,甚至是娱乐的、无聊的“镜像”。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年初开始,重走长征路的新闻就开始在媒体上热闹起来,各种“重走长征路”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驴友’重走长征路”、“网上重‘走

’长征路”、“长征路上看交通”、“某某集团‘重走长征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自驾车重走长征路”、“重走红军长征路,宣传公共图书馆服务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教育台也要重走‘长征路’”、“‘学生军’重走长征路”、“娃娃(某市警备区幼儿园的21名小朋友)重走‘长征路’”、“双胞胎兄妹向往长征路”……“重走长征路”在一些人眼里显然成了一个“筐”,什么都想往里面装。因为他们把这看成了宣传自己、炒作自己、塑造企业和产品形象、提升收视率、吸引眼球、增加收入、提高效益的难得“机遇”。

  不仅如此,有些媒体在宣传一些严肃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时,也有把严肃重大问题琐碎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如有的媒体在报道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时,专门“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如“彭德怀侄女给纪念碑挑错字”、“陈赓之子怒斥红军雕塑上乱刻字”、“天上落下红军的眼泪”(即下雨——笔者注)、“哈军工校友留影娄山关”、“当地百姓赶来看元勋后人”、“邓萍因眼镜反光遇袭身亡”之类的花絮以及元勋子女“参观了娄山关战役遗址、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旧址”等参观留影的琐碎之事。更有甚者,有媒体还用“元勋子女难渡乌江”这样带有一定负面色彩、同时也不真实的内容来作标题——事实是,在红军抢渡乌江的渡口,张光东(张云逸之子)感叹,如果不到这里根本想象不到渡乌江有这么难。本来是元勋子女感叹渡乌江难,到了不负责任或者是为了吸引眼球的编辑手里,就变成了“难渡乌江”了。

  据统计,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10万之众。而到达陕北的陕甘支队,人数不满8000人,在被称为最惨烈的“湘江之战”,红军一次就减员5万人。因此,长征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但是,红军长征中经历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如今正被那些怀着各种功利目的的“重走长征路”和那些拿“重走长征路”来吸引眼球、提供娱乐谈资的媒体淡化扭曲了。使读者不是在通过阅读和收看报道来体味长征的艰辛,孕育奋发的力量,而是在各种工具化、琐碎化、娱乐化的“重走长征”活动和报道中来“消费”长征、“享受”长征,如此有违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真实目的的做法,实在是一种悲哀。

  对于长征的评价,毛泽东是这样说的: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的。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媒体应该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宣传好长征,塑造好长征,弘扬好长征的精神,给后代一个关于长征的真实的“镜像”,而不是一个琐碎的、扭曲的,甚至是娱乐的、无聊的“镜像”。

陆高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