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八天八夜通“天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7:09 人民网-华南新闻

  8月2日上午,广东乐昌市九峰镇上廊村种果大户老扶告诉记者,今年的桃李和西瓜又是丰收年,可是正当果熟瓜香要出园时,遇上百年山洪桥断路封,使远近闻名的九峰水果运不出山,七八吨水果烂在山上。现在好了,路又通了,今天清早,河南一果商就运走了我们村12吨水果。

  248线乐昌至坪石北乡段因山高路陡,曲急弯多而被称为粤北“天路”,全长86公里

。洪灾过后,山洪导致大面积泥石流,几乎全线瘫痪,而山区受灾最严重的九峰、两江、庆云等6个乡镇的被困群众急需救援。

  7月22日,广东省政府提出5天内必须抢通248这条“生命线”。为此,在省公路局的直接指导下,韶关市公路局会同乐昌市公路局全方位投入抢险战斗,确定“四定”有效方案:定领导分工负责、定实施方案、定机械设备、定完成时间,昼夜奋战,全力推进抢修进度,迅速复活这条连接4万多群众的“生命线”。

  “生命线”被切断

  省道248线这条“天路”不仅是连接广东北大门之外的交通要道,更是进入九峰、两江、庆云六个乡镇的必经之路,没有“248”,山里人出不来,山外人进不去,因此,这条公路又被人称为大山的“生命线”。

  7月25日上午,记者随广东省公路局工作人员从乐昌市区出发,前往248线实地采访。广东省公路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到7月24日,这条线经过公路抢险队伍的昼夜抢修,除了位于大山腹地的水楼下路段还未通车外,全程80余公里基本通车了,这样大的抢修任务,这样的奋战精神,这样快的通车速度实属罕见。

  “公路不通,我不下山”

  在九峰镇沿溪山茶场路段,我们来到一座刚架好的铁桥前,这里原是一座涵洞,15日巨大的山洪把它冲垮了。记者看到,山洪从公路靠里的一边顺着岩壁齐刷刷地冲断了路面近30米,缺口的另一边是看不到底的深渊。据说这是248线上的第一道重创,也就是说从山外到山里的第一个必经关口被切断——不说机械车辆过不去,就是能跳的动物也跳不过去。

  要想尽快抢通248线,就必须首先把这个关口抢通。当时,在“断桥”的那一头公路上,聚满了等过桥下山避险的群众,如不及时转移这些群众,危险仍然存在。为了尽快架通铁桥,各级公路干部职工不顾生命危险,忍饥挨饿,冒着暴雨架设这座“生命线”,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铁桥架通。群众在雨中拍起了巴掌,村民却激动地说:“没有这座桥,我们只有等死,等天晴了我还要来桥上补放鞭炮,感谢省市公路局救了我们的命。”

  7月25日下午3点,记者从茶场随车继续深入20多公里,来到了只剩最后一公里没通车的水楼下路段。这里是248线乐昌至坪石最险要的一段路,泥石流几乎把这段路掩埋,我们看到,8台挖掘机和推土机集中在这里抓紧作业,抢修队员们从头到脚全是黄泥,正值大暑期间,烈日暴晒,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乐昌市公路局工程师刘伟强说,他们已经8天没下过山,连工地也没离开过,一天三顿快餐由10公里外的养护中心送上山来,同行们已经8天没洗过澡了。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广东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领导火速赶到九峰察看灾情。7月16日,省公路局局长柳和平,韶关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学柏等人从两江镇徒步20多公里沿线察看灾情,现场办公。韶关市公路局党委副书记邱广政50多岁了,8天8夜一直坚守在抢险工地,大家劝他下山休息一天,他说:“快通了,路通了下山心里踏实!”沈学柏则崭钉截铁地说:“公路不通,我不下山!”

  解围司机鸣笛致谢

  7月25日7点30分。八面大山里突然欢腾起来:“喂,通了通了,水楼下路通啰……最后的路通啰……”抢险队员们高兴得找不到锣鼓和鞭炮来庆祝那自豪的一刻,于是,几个年轻小伙子拿起吃饭用的不锈钢碗,用筷子敲起“锣鼓”:“我们可以比原计划提前三天下山洗澡啰!”

  一辆来自湖南沅江的大货车,7月15日上午就被困在离水楼下不远的路上,此时发动了机器,鸣着喇叭缓缓地开了过来,司机在经过抢险队员们身旁时,停了下来,他伸出头,用双手合一向大家致敬:“你们辛苦了,我们在九峰呆了几天几夜,我们亲眼看到了你们是怎样战天斗地抢修这条‘天路’的,没有你们,我们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谢谢你们了,向你们致敬!”

李时平 黄福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