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魔比斯环》这样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7:09 人民网-华南新闻

  

《魔比斯环》这样诞生
《魔比斯环》的剧照8月4日,中国首部三维动画史诗巨片《魔比斯环》在全国公映。这部历时5年、耗资1.3亿元人民币的巨作备受各方关注。

  一个镜头做98次

  据《世界经济报》报道,2000年,深圳环球数码公司拿到了被称为“全球最会讲故

事的三个人之一”——让·纪劳的剧本。从那天起,公司决心投资让该片以国际水准“打回好莱坞”。

  《魔比斯环》聚集了一个国际化的制作团队,邀请了多名国际电影界重量级精英。该片导演是曾执导《花木兰》的动画片大师格兰·柴卡。该片的制片人斯蒂文·凯茨更是集制片人、导演、作家、大学教授于一身的电影界传奇人物,是世界公认的数码技术领袖。该片的动画监制、模型监制、特效指导等,都是好莱坞顶尖高手。

  当时国内的三维动画还停留在“飞出几个大字、转出一个地球”这样简单的片花包装阶段。外国专家来了后,对中国动漫界“一穷二白”的状态傻了眼。没办法,只好一点点地教,一点点地学。就这样,环球数码的一群年轻人,在几个外籍专家带领下,白手起家上了路。

  曾做过该片模型师的环球数码总经理助理曹辉说:“我们真是历尽‘折磨’啊!一个不到一秒的飞鸟镜头一共做了98次才达到标准,一个镜头审3个月通不过。就因为我们对什么是国际标准完全没有概念。”

  外国监制手把手地教学员。其中有一场下大雨的戏,在片子里只有几秒种。监制却仔细地告诉学员,雨打在玻璃头盔上水花要溅起多高,雨点滑落到皮革衣服上的速度大概是多少,再往下流到纤维质的衣服上应该渗进去半滴等等。外国的专家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影片要想跟国际接轨,就要精细到每一个细节,哪怕只是个一闪而过的镜头。

  跟着外国专家练功夫

  到中国来的动漫专家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也在国外学过几招中国功夫。让他们惊讶的是,中国工作人员里居然没有一个人会功夫。于是,每天下了班都能看到一群中国人跟着一个老外练功夫、拳击、跆拳道……

  动画监制开尔文说,动画师首先要会演戏,才能把自己会的东西赋予所画的人物。他带着大家练功夫,其实是想让动画师们了解肌肉的动作,这样制作出的武打戏才能生动。练了一阵子功夫,中国的动画师逐渐体会出不少以前被自己忽略的真相。比如,一拳打出去,受力最强的是在中间阶段,等拳打到头,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现在影片里的武打场面,都是动画师们自己一拳拳打出来的。

  开尔文不仅让学员练功夫,还强迫他们每天锻炼身体,50个仰卧起坐、30个俯卧撑……因为他认为只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动画师才能精力充沛地去画每个角色。曹辉感慨地说:“其实,他们带给我们的东西在电影里已经看不到几个了。但是他们带来的全新理念,会通过这一拨学员们传承下去。”

  是不是中国制造

  随着《魔比斯环》越来越热,各种评论也随之而来。议论最多的是:一点都不像我们中国人的片子,有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拍一个外国片?

  该片艺术总监陈明对《世界经济报》记者说,片子是中还是西根本不重要。作品出来了,中国拥有知识产权,大家在为中国在国际市场占一席之地而努力,这就够了。不要给文化产品太多束缚。《花木兰》倒是中国的东西,但谁会说那是国货?

  创作团队成全十几对夫妻

  《魔比斯环》云集了400余名动画师。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此奋斗了5年。让人没想到的是,几年里,创作团队里撮合了二三十对情侣,成为夫妻的也有十几对。

  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他们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一名动画师由于日以继夜连续作战,最终因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眼角膜脱落。这就是为什么该片片尾的字幕长达7分钟,因为为此片付出心血的人实在太多。

  能参与这样一个巨片的创作,工作人员都感到很荣幸。他们也都想在自己辛苦创作的过程中留点印记。有一位模型师的招数最独特,他悄悄地在主人公杰克小屋门的背后,贴上一张自己的小照片,混在了一堆花花绿绿的图画里。

  8月4日,全国观众将见证这部中国自己的三维巨作。曹辉说:“我们在这里待了5年,那些对我们抱有疑惑的人终于有机会知道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要让整个行业知道,中国人也有能力做出这样高水平的片子。”

  (李 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