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校教务员穿针引线,派出所指导员伪造证明习水揪出22名“高考移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8:25 贵州都市报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为避开本省的激烈竞争,许多中东部考生及家长热衷于向西部“移民”。“高考移民”主要流向地是录取线相对较低的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为此我省早在去年就出台了多项措施封堵“高考移民”,对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考生,一律取消录取资格。但在利益驱动下,仍有一些人铤而走险。今年7月,由学生举报,经过有关部门调查,发生

在习水县的“高考移民”事件浮出水面。整个事件涉及村委会、派出所和学校。来自湖北的22名学生,有19人在习水和汇川区共3所学校参加了今年的高考。10名学生上了录取分数线,其中一名理科考生分数高达620分,系习水县理科第六名;一名文科考生考得588分,系习水县文科第三名。

  陌生“同学”引起大家怀疑

  “我们学校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学生!”在今年高考中和成绩公布后,一所学校的学生先后向有关部门举报。因为在今年的高考中,有外地口音的考生;而在考试结束后,上录取线的学生中,陌生“同学”的名字更引起了大家的怀疑。

  按照有关规定,外地户籍学生要跨省考试,必须在3年前,经正常程序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方可在当地参加高考。

  在检察机关介入前,习水县公安局也获得了有关民警可能涉案的线索,并迅速展开了内部调查。

  习水县公安局经过2天的调查,认为城西派出所指导员王卫(男,41岁)有涉案嫌疑。7月1日,在习水县公安局一名副局长陪同下,王卫前往习水县检察院投案自首。由于案情重大,当天晚上,习水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了专案组,于次日立案侦查。

  王卫向检察机关交待了自己在2006年1月至3月期间,利用“关系网”帮助习水县第一中学教导处袁卫建和湖北人李某某,将湖北的22名学生,在习水县东皇镇的城西、城东两个辖区和回龙镇三个派出所以及赤水市长期镇派出所,办理户籍在习水参加高考的犯罪事实。

  教务处人员穿针引线

  2005年8月,湖北省仙桃市某单位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员,找到习水县第一中学教导处的袁卫建,要求袁卫建帮忙将湖北的几个学生弄到习水参加高考。交谈中,李向袁卫建承诺,每帮助办理一个考生的户籍,给袁卫建5000元好处费,并称,无论是否考取,均在一年后将户籍迁走。

  在利益的驱动下,袁卫建找到时任东皇镇城西派出所指导员的朋友王卫。袁给王讲明,要求帮忙为外地考生在习水办理户籍,以便在习水参加高考。袁承诺每办理一人给王2000元。

  王卫受利益诱惑,利用自己曾在城东派出所工作过,和黄木坪村、白坭村、羊九村的村干部熟悉,以及与赤水市长期派出所领导付某某关系好等便利,于今年3月至6月为湖北22名学生伪造了新生婴儿初生入户证明、加盖计生公章,然后通过户籍民警分别在城西派出所、城东派出所、回龙镇派出所以及赤水市长期派出所办理了户籍手续。

  袁卫建则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给李某某联系了习水县第一中学、习水县第三中学和汇川区贵龙中学。并通过各所学校的教务人员,直接给22名湖北籍的学生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而学校和派出所的负责人并不知情。

  “油水”层层瓜分

  经办案人员查明,湖北人李某某支付每人5000元的好处费,被相关人员层层瓜分了。袁卫建截止案发时,共收到李某某的现金81500元。除去给城西派出所指导员王卫和为学生办理户籍、考生报名费、书报费等费用外,有2万元余款进了自己的囊中。

  据调查,在整个事件中,城西派出所指导员王卫共收到赃款37500元。

  目前,该案尚在进一步调查当中。22名“移民考生”中,参加今年高考的19名学生已经被取消了录取资格。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