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轨道8号线的"以人为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9:07 东方网

  据有关媒体报道,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以下简称8号线)即将投入试运行。让广大市民高兴的是,这条路线的设计、开通,为处于上海城市东北地区以杨浦区为代表的普通老百姓到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南京路提供了便利、简捷和经济的交通工具;特别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党中央强调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引下,8号线更是贯彻了“人性化”的理念,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在上海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把上海城市的服务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是这条路线的换乘站多,给群众出行带来很大实惠,弥补了现在有些线路换乘站次少的不足,真正体现了轨道交通的优势。从起点市光路到终点耀华路的一期工程的21个车站中,有8个车站可以和其他路线换乘,特别在市区路线密集的区域,几乎隔一个站就有可以换乘。这样的设计可以和国际上其他著名的大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接轨、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过了它们。

  二是这条路线的每个站都设计了厕所,而且都在付费区里面,乘客不用出站就可以“就地解决”,这是目前上海其他轨道线路所望尘莫及的。也是给上海轨道交通的整体形象“雪中送炭”。

  三是正条线路,除了列车运行的两条主隧道外,两边还设计了辅通道,这就为列车在紧急情况下停车,乘客的疏散、逃生乃至自救等提供了比较安全的系数。据有关方面介绍,为了这些辅通道,工程的造价提高、时间延长,但是为了安全、为了“以人为本”,政府有关方面还是下决心这样做。

  四是列车在高峰期运行时,最小间隔可以是90秒——这个水平是相当先进的。它为以后人流增加留下了发展空间。当然,90秒目前只是个理论设计,真正做到还要有先进的通讯设施、充裕的列车储备以及一流的管理能力来保障,但是,在8号线还没有开通时,我们就把目标定得比较高,并且在实践中按照这个目标努力,我想,这对我们的事业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当然,在讲了一大串好话之后,我们也得“吹毛求疵”,找一找8号线设计上的“毛病”。本人不是轨道交通专家,在技术方面提不出意见。不过,从报纸上公布的21个车站名来看,虽然是暂定,但是,有“黄兴公园站”和“黄兴路站”,“西藏南路站”和“西藏北路站”这样四个车站的名字容易引起乘客误乘。因为,上海的轨道不是仅仅给每天上下班的老乘客坐的,也是给外地来沪、甚至外国来沪的乘客坐的,因此,不要说文字接近,就是有些音节很接近的语汇,也要尽量避开。建议“西藏北路站”可以改为“和田路站”;“黄兴路站”改为“杨浦内环站”;而“江浦路站”则改为“新华医院站”,理由不是给新华医院做广告,而是因为一则医院对老百姓来讲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二则这个区域就是以这个医院为主,也为行人外出找到形象、生动的代名词。

  由此再延伸说一下,以后10号线经过同济大学门口那个站,你不叫“同济大学站”,而叫“彰武路站”,你设身处地想一想,是让乘客记前者的站名方便,还是记后者的站名方便?笔者曾经坐过波士顿地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个名牌大学仅隔一个站,但是人家的站名就赫然写着校名,让我这个外国游客、而且英语水平又不怎么的人也能够通过语音符号辨别出来。在这方面,我建议轨道交通的设计者和经营者要从大局出发,不要为了一些部门的广告利益,而影响了“为乘客出行方便提供最大帮助”的根本宗旨。

  总之,轨道8号线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还是需要提倡和肯定的,有些不足的方面还是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除了8号线,还有7号线、9号线、乃至更多的线,除了轨道线还有公交汽车的线;除了城市交通还有城市其他公共服务、还有政府服务、还有其他一系列、一连串的服务,都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这把尺子量一量,用“以人为本”这个原则照一照。只有这样,城市面貌的变化才是人民群众所企盼的。


作者:张生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