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还有什么要被推上中考高考的PK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1:39 南方网
  南方网 冀 者

  福建漳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囊括了从税收到土地,从企业维权到社会服务等40条全方位“力挺”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民营企业的控股企业主的子女在高中招生录取时,可享受加分照顾。按此规定,漳州市共有106家民营及外资企业纳税大户的子女有资格申请加分。凡是纳税超过300万的民营企业,即可享受加分政策的待遇。该政策的实施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争议不断。

  有关当今中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批评不知听了多少。前两年,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曾组织过一个1990年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调查。调查显示,城乡差距有所改善,阶层差距在不断扩大。具体说来就是,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子女集中在优势高校,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子女更多集中在普通高校和大专院校。在不同学历层次,具有较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阶层都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其实,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不独存在于高等院校,如果连贯地看待一个人受教育的全过程,这种现象可以向前推至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不是这样吗?择校费、赞助费大行其道,腐败之手已然消消伸向我们一向认为最公平的高考,“裸考”似乎成了无权无势无钱家庭子女的专利。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天平向财富、权力、社会关系严重倾斜的当下,政府的职责应该是什么?是让本已倾斜的天平继续倾斜下去,并且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还是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扶正天平?

  漳州市的回答让人有些惊讶。“大老板”子女中考加20分,其实是以制度的形式使本已存在的“分不够、钱来凑”现象的合法化。报道说,该政策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统一要求制定的。政策制定者的潜意识是,经济发展是本,教育公平是末。经济发展是目的,中考招生是手段。为社会贡献大的阶层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享受到优于升斗小民的社会服务。这种“赢者通吃”局面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合理流动的动力。教育的“马太效应”只会使社会成员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隔阂越来越深,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社会的稳定。

  就算如教育主管部门所言,“从政策实际执行看,对教育公平影响不大”。然而,当地这种效率至上、忽视公平的发展思路还是让人感到不安。因为按照这种思路,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可以出台任何无视公平的政策。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设想:民营企业家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子女中考需要照顾,国营老总的贡献也未必小到哪里去,他们的子女入学是不是也应该受到照顾。发展经济少不了招商引资,相关部门领导对当地经济发展可谓居功至伟,出台政策关心一下他们的子女也理所应当……这样想下去,真不知还有什么不能被推上中考高考的PK台上。(编辑:东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