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近亲繁殖”是高校发展的绊脚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2:00 光明网
陆志坚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等人选择了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以其财经类学院或系为对象,对其近亲繁殖程度进行了具体调查与统计分析,并对比了海外6所知名大学的财经类学院或系。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平均要比海外高5倍。(7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众所周知,近亲是不允许结婚的,因为近亲繁殖就等同于先天性缺陷。同样,对高

等学校来说,本校毕业的学生或研究生直接或一直留在本校工作,实行所谓的“近亲繁殖”同样不利于学校发展。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近亲繁殖”十分普遍,且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程度越是严重。

  中国有句俗语:“肥水不落别人田”。而对高校教育资源来说,这种“肥水”肥“自家田”的现象十分突出,既优秀教师、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往往在一所高校从一而终,鲜有交流。而那些学业突出的学生,也往往作为优秀人材被母校留用。如此,高校教师便形成了一种倒金字塔状的“近亲繁殖”结构,教学风格、理论研究、学术观点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当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这种“近亲繁殖”带来的恶果并不突现,北大、清华等也一直以一流大学著称。可在市场竞争中,“近亲繁殖”所导致高校的先天性“缺陷”便暴露无遗。尤其是在今年“港校热”的冲击下,内地高校教育理念陈旧、创新能力差等更为公众所诟病,而“近亲繁殖”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顾教授在调查中所说,尽管北大、清华称得上是国内一流大学,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的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是一流的,因而让自己的毕业生留校任教对本校的学术创新贡献很难说比聘请其他院校的毕业生任教对本校的学术创新贡献更大。而且,自己的毕业生虽然在个体上可能比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水平高,但放在“近亲繁殖”的氛围中,其整体合力并不大。反之,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水平可能在个体上比自己的毕业生水平低,但其整体合力要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可以说,“近亲繁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绊脚石,“死水一潭”,没有创新,缺少活力,更无朝气。因而,高校要提升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教育资源上消除“近亲繁殖”现象,广开进贤之路,搞五湖四海,合理配置,“活水”常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