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类最后的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05:37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语言哲学也关注语言,但不像语言学本体研究那样探求语言规律并对语言现象作出解释,而是要从语言中观察世界,讲出关于世界的道理。在语言的背后,并不存在某种需要由语言来表达的所谓理性内容,相反,语言本身就是这些内容,所以,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思想本身。哲学与语言,永远无法划清界限,这也是哲学家永远的迷惑、语言学家永远的心痛!

  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语言学上的诉求,后来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

的追寻而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直到今天的语言哲学。

  《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就是基于语言哲学与语用学的视角,在默默审视着人类社会。

  阅读本书,需要正确理解两个词语,一是“最后”二字,这里所说的“最后”不是指时间维度,而是一种空间表达。钱钟书说:“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世界,就成为人的世界。”那么,“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就是在言说“失去了语言,人无立锥之地”。二是“存在”(exist,there be)二字,这里的“存在”不是“具体的有形存在物”而是指“一种语言表述”,所以,我们说“语言是存在之居所”。

  人活在语言中。人类几乎一切活动都寄生在言语活动之上;语言让存在归家,语言让思想落定;人与人存在一定的交流网络,这网络形成对说话人永远有影响力的话语积淀,人就活在这些网络和积淀里;倾听与言说,是人生在世的主要方式。

  言语活动本身就是生命活动;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一个民族的一切(宗教、文化样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都被语言所吸附,不得有片刻的游离;语言记录了文明的溃散或持守;在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总有隔膜存在,语言中不可交流的隔膜可以使一个文明稳定,语言与文字的稳定性守住一个文明;语言之间的交流又能加强一个文明的活力。

  人活在程式性语言行为中。作者在这里并非有意夸大程式化的限度、范围,只是在分析程式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程式性是人类的整体生存状态,变异是对程式的个性化和自由化;程式性行为与程式性话语有稳定的配合;有了程式性语言,我们才活得比较简单与经济,我们才觉得面对世界时游刃有余。

  该书采用民间语篇例证,利用语言学“语料”从实处着手,一步步得出哲学的“结论”,比起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的哲学研究方法,无疑是一个进步。然而,本书不能看作是语言学的研究,它更多的是思辨的哲学探索。《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钱冠连著商务印书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