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昔日伏牛藏深山他日换装展新颜 伏牛山旅游开发蓝图绘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08:23 大河网-大河报

  

昔日伏牛藏深山他日换装展新颜 伏牛山旅游开发蓝图绘就
核心提示

  3年后,连绵起伏、风光如画的八百余里伏牛山脉将展现新姿。

  昨日,省政府在郑州召开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大会,研究部署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如图)。6个省辖市14个县以及一些省直单位参会。会上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

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伏牛山旅游力争接待海内外游客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亿元,吸纳直接就业人员30万人。力争3至5年,把伏牛山核心景区培育成5A级旅游区,使之成为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河南旅游产业的增长极和伏牛山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省长李成玉表示,这是继省政府作出发展“三点一线”文化旅游决策之后,对发展我省旅游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河南旅游发展史上又一块新的里程碑。

  设想

  生态游与文化游交相辉映

  据介绍,在新的形势下,全国各地旅游业竞相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省旅游业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要在新一轮的旅游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河南必须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因此要把伏牛山培育成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使生态旅游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和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大产业格局。

  优势

  选择伏牛山发展生态游

  据了解,伏牛山地处中原腹地,绵延八百余里,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的标志地,中生代白垩纪恐龙的故乡,兼具“北雄南秀”风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共有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内乡宝天曼),3处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寺山)和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人山)。

  其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

  区宝天曼、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恐龙蛋化石群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和稀缺性。区域内奇峰、怪石、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应有尽有,加上内乡县衙、荆紫关、香严寺等人文景观,可谓相映成辉。同时,伏牛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北京、武汉、郑州、西安等大城市之间,处于京津地区和沿江经济带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间地带,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发展旅游潜力巨大。因此,我省将集中力量加快整体连片开发步伐,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品牌,使之尽快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尽管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性障碍、可进入性差、没有形成整体品牌等因素,伏牛山生态旅游的潜力还远未发挥,但已显示强劲发展态势。只要我们按照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抓好落实,精心培育,努力打造,伏牛山一定能成为像张家界、九寨沟一样知名的景区。”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说。他随口赋诗一首赞美伏牛山风光:“南方北方过渡带,黄河长江分水岭。人间美景有觅处,君来此处做仙翁。“

  蓝图

  打造三大旅游品牌

  我省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要求,伏牛山旅游区所有景区(点)都要冠以“伏牛山××景区”,每年要拿出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集中用于伏牛山整体形象推介。

  《意见》提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域内的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5市在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的基础上,建立合作机制,和南太行山、桐柏山、大别山一道,形成河南生态旅游整体优势。打造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

  8月2日,本报在A04版刊发《恐龙蛋化石群保护区面临“搬迁”?》一文,报道了西峡县拟选址于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兴建大型燃煤电厂一事。我省开发伏牛山旅游区域的消息传开,旅游业人士及有关研究机构在感到振奋的同时,对伏牛山开发与保护再次表示担忧。

  记者在《意见》中看到,省政府对生态保护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伏牛山开发坚持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快制定生态、环境、土地保护措施,分类指导、分级开发,确保伏牛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成玉表示:“各地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伏牛山地区目前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一块原始绿地、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全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加强生态保护,确保伏牛山区域特殊的生态价值,是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各地要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大生态和资源保护力度,确保伏牛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构造的独特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说,要强化生态意识,严格生态保护,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大生态和资源保护力度。区域内项目建设不得降低或破坏景观质量,在核心景区(点)内不得建设永久性的餐饮接待设施。

  突出五大特色旅游

  李成玉说,要突出特色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品牌。伏牛山最大、最突出的特色是独有的生态魅力。加快伏牛山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树立整体品牌意识,着力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品牌,树立“生态伏牛、休闲胜地”旅游主题形象,依托“山、水、林、汤、龙”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

  其中,以白云山、老界岭、龙峪湾和石人山、鲁山温泉群为主体,突出生态观光、温泉度假、山地避暑、健身休闲优势,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山地度假知名品牌;以宝天曼、恐龙蛋化石群等为重点,突出原始生态、科学考察、野营探险优势,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培育世界级旅游产品;以南湾湖为核心,连接桐柏山、鸡公山、岈山和红色旅游区,突出豫风楚韵、诗画山水优势,打造中国中部旅游休闲胜地。并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发展南水北调探源和水上旅游娱乐项目;策划推出朝拜、漂流、滑雪、山地运动等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特色旅游产品。鼓励资源丰富的旅游区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争取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旅游环线构建快速通道

  加快旅游环线建设,构建旅游快速通道。积极实施伏牛山旅游交通规划,力争5年内完成伏牛山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今明两年重点建设连接白云山、石人山、宝天曼等核心景区的交通环线;打通石人山南麓—马市坪—乔端—宝天曼的旅游交通通道;建设以白河为结点的三个旅游小环线,打通白河分别通往太平镇、乔端、湍源的旅游交通道路。加快环线至主要景区的连接线建设,积极支持开通景区间旅游公交。优先建设郑州—石人山—西峡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洛阳、南阳机场配套设施,积极开辟主要客源地的直线航班。增加宁西铁路运力,争取开通直达旅游列车,建立高效、快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交通体系。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省政府要求,伏牛山所在市、县和景区(点)要依据《伏牛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制定实施区域规划和景区(点)专项规划。未纳入《伏牛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又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要尽快编制区域规划,实现与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对石人山、宝天曼等隶属不同行政区域的景区,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此外,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品牌、信息共享。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降低旅游门槛,推行一票通和联票制,发展无障碍旅游。

  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据了解,省政府将建立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相关部门和市县负责同志参加,负责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伏牛山区域内各级政府将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机制、督办问责制度,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

  观点

  发展伏牛山正当其时

  “这一重大决策符合我省旅游业发展实际。”杨盛道说,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南旅游市场日益火爆,“三点一线”已不能完全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求。6月21日至25日,李成玉专程赴伏牛山和南湾湖景区进行深入调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发展伏牛山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局长崔益铭说:“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从区域上看,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龙头在三门峡,龙尾是信阳,首尾相连,使原来单一的山区风光成为丰满的山水风光,观赏性与游玩度大大增加。因此,如果说伏牛山生态旅游区以前是一只瓷饭碗,通过开发,将会变成河南真正的金饭碗。“

  问题

  四大问题尚需解决

  李成玉指出,伏牛山旅游区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是精品旅游景区景点打造不够,二是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三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尚需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伏牛山旅游区涉及多个市县和林业、水利、建设等许多相关部门,利益主体比较多,条块分割明显,存在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等现象,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和整体优势发挥。一些单位片面强调部门利益,固守地盘,不愿合作,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困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依赖思想,自主推动发展的力度不够。

  旅游业专家认为,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省政府已绘制了伏牛山旅游开发的蓝图,需要各地、相关景区(点)以及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要有精品意识,步伐统一,品牌统一,使伏牛山大旅游区真正成为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记者梁建辉实习生李丽文记者李康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