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六合民歌王高处不胜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10:21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刘泱周扬天宇通讯员世凯道峰华金

  【金陵晚报报道】 65岁的邵长荣,没什么文化,不识谱,但什么歌听一遍就能唱,嗓子又宽又亮,人家说原生态歌手阿宝的嗓子比帕瓦罗蒂高,他的嗓子比阿宝还要高。

  邵长荣现在是六合唱民歌的头块牌子。以前,在六合农村,插秧手是清一色的女性

。插秧是一种集体劳动,一人领唱,几十人合唱起来,气势大得惊人。农忙季节,抢收抢种,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为了解乏,最好的办法就是唱歌,有经验的人家还特意雇请民歌手,专门伴唱。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六合民歌和所有的民歌一样,脱胎于田间地头。而如今,说是大忙,毕竟有了机械化。年轻人大多又不种地,不要说新的民歌唱段,就连传统的六合民歌,会唱者也寥寥了。

  这样的年代,民歌手如何生活?我们走进了六合区新篁镇邵长荣的家。

  农民吹打乐队的主唱

  邵长荣说起自己来就乐。他9岁开始读书,门门功课不及格,就音乐好。没上几年小学,就回家务农。种田、放牛、唱歌,生活倒也有滋有味。

  文革期间,邵长荣30多岁。因为歌唱得好,他被选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唱样板戏,表演小节目。当时有个节目叫《高粱红》,邵长荣在里面饰演一个老头子,唱得好演得妙,当时县文化馆的老馆长一眼就相中了他。从那以后,县里面但凡举办活动,就会调邵长荣去演出。1977年,他就参加过省里的汇演。

  80年代初,邵长荣和几个朋友,组成一支小乐队。乐队一共8人,全是当地的农民,乐队的名字也很乡土,叫做“新篁民间吹打乐队”。不要小瞧了这个农民乐队,他们唢呐、电子琴、二胡、笛子、笙、锣,样样家伙都能玩,加上“主唱”邵长荣的名气大,乡里乡外,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要请“新篁民间吹打乐队”上门热闹热闹。

  位列全国四大民歌王

  “小小红鞋青布口,穿到娘家走一走……”邵长荣张口就来上一段。他的声音十分特别,高亢嘹亮,很有穿透力,又有些女高音的柔美婉转,加上眼神顾盼流转,极其感染人。

  “他生来就是梅兰芳的嗓子。”一旁的镇文化站的领导开着玩笑。他告诉记者,去年,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举办了各地各民族原生态民间歌曲“南北民歌擂台赛”。邵长荣以著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原型,演唱的六合民歌“鲜花调”和“陪送调”通过了层层选拔,作为江苏省的民歌手代表,与其他地区的歌手决赛并且胜出,和新疆、陕北等地的选手并称全国“四大歌王”。

  吹笛人20多年默契相随

  邵长荣唱歌离不开一个人,就是20多年来用笛子为他伴奏的好伙伴钟大忠。民乐配民歌,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这些年来,邵长荣在台上唱,钟大忠就在一侧为他伴奏,两个人表演的时候,几乎连呼吸都是一致的,默契自不必多说了。

  在采访邵长荣的时候,钟大忠一直在旁边默坐,一言不发。直到别人介绍他,夸他笛子吹得如何如何好,钟大忠才谦虚地笑笑,“农村人,自娱自乐。”说到邵长荣唱歌,老钟自然说好。接着他又补充,他们不敢说自己是搞艺术的,但是生活方式已经和一般的种田人不一样了,内心世界也不一样。

  十年没有下地种田

  邵长荣不愿多讲自己家的事情,只告诉记者,家里还有一亩田,种种粮食,就一个女儿,不会唱歌。

  “南北民歌擂台赛”后,他成了区里的大名人,演出很多。加上农村办红白喜事都图个热闹,请到了邵长荣,这个事情办得才算体面。特别是农忙结束,或是春节前后,办大事的人家特别多,这个时候,邵长荣就要忙着赶场子,出场费一场100块,有时候一天就能赶上五六个场子,这样一来,一年收入也有万把块钱,所以邵长荣已经有10年没有下地种田了。

  偶尔学唱通俗歌曲

  在六合北部山区流行一种叫《格登代》(也叫《隔登代》、《代你格登代》) 的秧歌。每逢插秧季节,有一种名叫“秧鸡”的候鸟便会发出“格登、格登”的叫声,有一种说法,《格登代》中的和唱衬词就是模仿这种鸟的叫声。邵长荣起初就是唱《格登代》名闻乡里。

  如今,年轻人喜欢听通俗歌曲。男孩女孩都对着碟子模仿港台歌星,不爱唱民歌。邵长荣心里面觉得这些个通俗歌曲离生活太远,但是为了表演的效果,他也会学一两首喜欢的通俗歌曲,例如《纤夫的爱》、《过河》、《常回家看看》等等。

  但是说起最爱唱的,邵长荣只认《鲜花调》,他是现在六合公认唱鲜花调唱得最好的,他不清楚什么叫做“非遗”,但是邵长荣十分珍惜自己的嗓子,不抽烟,不喝酒。“嗓子坏了,会唱这个歌的人又少了。”

  非遗传人档案②

  人物:邵长荣

  年龄:65岁

  绝技:六合民歌传承

  状况:濒危,仅有少数中年以上传人

  非遗名片

  六合民歌:六合民歌面广量大、丰富多彩,大部分属江淮民歌特色(北山区有一小部分在淮海民歌特色区内)。著名民歌《茉莉花》就是源出于六合金牛山脚下的鲜花调(何仿先生于1942年搜集,1957年加工改编而成)。江苏民歌《茉莉花》走向世界后,近几年先后有近十家电视台来六合拍摄有关《茉莉花》的专题。

  (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