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者忘倦讲者忘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10:30 解放日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韩瞡)因为主讲人的魅力,一个看似普通的文化讲座前后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昨天,八十九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沪上就“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这一主题与来自海内外的两百多位文化出版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听者忘倦、讲者忘时。直到近十点讲座结束,听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该次讲座由文汇报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

  谈文化:孔家店是中国人的粮食店

  南先生再三强调了文化的重要,在他看来,做出版、做新闻都离不开文化。他向大家推荐了《礼记·儒行》、《礼记·学记》、《董仲舒天人三策》等经典,这些典籍告诉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人。

  “孔孟并不能代表全部中国文化,只代表儒家的一部分。孔家店是中国人的粮食店,中国人非吃不可,吃牛奶、面包会不习惯。道家是中国人的药店,人们生了病会去药店。佛家就像百货店,里面什么都有,人们可以进去逛逛。”

  谈教育:一切问题的根本都是文化教育问题

  “一切问题的根本都是文化教育问题”,南怀瑾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教我们做人,例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师道,人品教育对学生负有一辈子的责任。现在有的老师上课,在一个小时内不知所云,下课皮包一夹就走人。如果仅仅考虑学哪一科比较有前途,这是商业行为,不是教育,不如直接去学技术,何必读书。”

  南先生还说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将不好的学生教好,现在学生考得好就能进名校,不好就进烂学校,这违背了教育原来的目的。

  谈出版:为文化的传承而出版

  谈起出版,南先生拿出了他多年一直随身携带的《幼学琼林》:“教科书应该像这本一样,字不能太小、纸是米色的,里面的内容包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现在不少教科书字小、留白少,是为了市场而出版,而不是为了文化的传承而出版。”

  从事过新闻和出版工作的南怀瑾先生认为,新闻出版的本质应该是文化的先驱和领导。在谈到新闻记者的“言官”职责时,南怀瑾认为新闻出版肩负着社会道德与责任。“出版要对得起社会,古人一生经验只留下一本书。现在,哗众取宠随便出版的书往往只有半年寿命。”

  谈历史: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如果不懂历史,未来朝哪里走根本不知道方向,不懂得这100年里我们到底碰到了什么问题,就不会明白现在一切向‘钱’看的局面是怎么来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南先生幽默地说,“做新闻出版要读历史,但不能只读正面历史,那里面的人名、时间、地点是真的,故事大多靠不住;要多读小说,里面的人名、时间、地点是假的,故事倒是真的。还有历代名臣的奏议,是向皇帝提的报告和反面意见,里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注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