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政府懒政”亵渎“国家温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00:47 红网

  2003年8月,罕见的特大洪灾席卷渭河流域,华阴市3474户受灾农民无家可归。洪水退后,国家发改委以“急件”将5906万元移民迁建补助资金下拨到陕西,专项用于灾民异地迁建安置。如今,洪水退去后的第三个汛期又到了,这笔资金仍绝大部分趴在各级政府的账上“睡大觉”,农民并没有得到这笔建房补助。(据《成都商报》8月3日报道)

  对此,华阴市政府有关部门自有说辞:“这笔迁建资金不是救灾资金,使用原则是

‘不迁不补’。现在大部分受灾农民不愿搬迁,所以不能发。”轻巧巧的一句话,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将责任一股脑儿推倒了灾民身上,可事实果真这样吗?

  发改委调研组经过实地调查后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华阴市制订的搬迁实施方案可行性差,安置点滩面高程低于曾被洪水淹没的现有村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受淹问题。有关部门在遇到困难后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而是一直拖着,致使工程没有进展。

  据此可知,实际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存在想当然、拍脑袋的恶习,制定的搬迁方案严重脱离实际,导致灾民不愿意搬迁;出现问题后,不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解决,而是就坡下驴撂挑子甩担子,以至于将“国家温暖”拖延成灾民胸口上的“冰疙瘩”。

  应急迁建资金是国家向受灾民众提供救助的特别基金,也是体现国家温暖、社会温暖的民心工程。对灾民来说,不啻是雪中送炭,更是情感上的呵护。华阴有关部门在这项事关民情民心的工作上,表现出严重的“政府懒政”症状,既反映了有关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也凸现了政府管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与群众情感疏离的冷漠症,既是对灾民疾苦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温暖”的亵渎。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华阴市投资近1600万元违规建设的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却迅速竣工。一面是拖延推诿,一面是雷厉风行;一面是农民无钱建房,一面是政府超标盖楼。

  古人说:“长民者,不患民之不尊,而患民之不亲。尊由畏法,亲由感恩。”任何时候,政府部门是不是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是不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都是能不能做好工作,能不能和群众心连心,能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华阴在两件事上的一冷一热,充分暴露了有关部门对群众观念的淡漠,应该深刻反省。

稿源:红网 作者:蒹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