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欣弗”:警钟为谁再次而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06: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欣弗”:警钟为谁再次而鸣?
“欣弗”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再次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四五月份发生的“齐二药”事件震动全国。有关领导人曾就此作出批示,要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有关评论也表示,希望“齐二药”事件能够成为加强监管的一个起点——然而,仅仅3个月后,“齐二药”余波未平,“欣弗”又接踵杀至。无怪乎评论者对药监部门,抨击其监管不力的有之,讽刺其为“事后诸葛亮”、“消防

队员”的亦有之。

  事实上,“齐二药”曝光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便接连发出通知、召开会议,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规企业。6月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挂牌,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反应不可谓不迅速,措施不可谓不坚决。那么,“欣弗”事件为何还是不尴不尬地暴露了出来呢?药监部门当然可以抱怨行动时间尚短、效果尚未体现,公众舆论也当然可以质疑实际监管的乏力乃至虚设……那么,除此之外呢?我们还不妨把目光投向我国目前的药品市场。

  据说医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美国枪支容易买得到,抗生素很难买得到;而中国恰好相反。”这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了我国药品市场的现状。据统计,医药最发达的美国拥有药品生产企业200多家,而我国则是4000多家。在“药价高”人人喊打的今天,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中国有近2/3的医药企业正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在这种情形下,倘若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药品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与无序。一方面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生产、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无所不用其能地减少成本、扩大利润。于是,在研制环节,有的企业在申报材料中造假;在生产环节,有的企业违规操作;在流通环节,有的企业黑箱操作……长此以往,作为攸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药品品质如何得以保障?单纯监管又谈何容易且于事何补?

  “欣弗”事件,不仅为药监部门再次敲响了警钟,更为我国目前的药品市场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今日时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