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执著真诚善良 铸就彭丽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01:15 新晚报

  本报记者李威 祖秉岩 张寒冰 见习记者 于博洋 实习生 丁然2005年,应联合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邀请,《木兰诗篇》在美国林肯音乐中心演出,彭丽媛因此被授予“杰出艺术家”奖。据说,这个奖是可以拿到绿卡的。彭丽媛他们去美国演出没有一分钱的赞助,所有的排练、吃住都是彭丽媛自己拿钱;在美国排练时,她发烧38度多;戴玉强回国倒时差,她说:“只要你有时间我就可以来排练,没关系。”。

  记者:据说这部戏曾得过林肯艺术中心的“杰出艺术家”奖。

  彭丽媛:是的。《木兰诗篇》首演于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投资打造了这个平民交响乐歌剧,我和戴玉强来演,去年正值联合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邀请我到林肯艺术中心开一场独唱音乐会,但我觉得独唱音乐会很单薄,不够丰满,所以就问他们能不能让我去演这个剧,组委会拿到光盘以后,很快就决定了。林肯音乐中心大家都知道,因为有三个世界闻名的建筑:大都会歌剧院、林肯中心、还有埃里卡丽音乐厅,我们就是在埃里卡丽音乐厅上演的,他们都觉得是史无前例的,因为是中国演员原创,用中国自己的语言来演唱的歌剧,第一次在林肯音乐中心上演。上世纪40年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这里演出过,接下来的剧就是《木兰诗篇》了,我觉得万分荣幸。而且不负众望,赢得了美国主流社会以及华人朋友的热爱,他们非常感兴趣。

  记者: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彭丽媛:当时是在音乐厅里面。我们经费有限,没有赞助,歌剧是花钱不赚钱,当时就是清汤剧,用的是美国纽约的爱乐乐团,演奏水平很棒,合唱团是华人合唱团,很多人都是从我国出去的专业歌手,有100人,去掉谁谁都不愿意,因为我们唱的是母语,外国人是唱不了的,所以只能找华人合唱团.

  记者:演歌剧是您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彭丽媛:我在这跟您说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河南有3大名旦: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马金凤、崔兰田都是我的老乡。我们山东人唱豫剧还是非常好的。我从小看过许多豫剧的演出和花木兰的故事。其中《谁说女子不如儿男》是我反串必唱的曲目,我对剧目有了解。其次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河南要创建文化大省,出了很多资金。众所周知,现今的歌剧并不是高潮,但是我们热爱歌剧,演歌剧,但是没有精髓,确实没有精髓。现在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有一个人会去拒绝。

  《木兰诗篇》的形式与以往的歌剧不同,是一种创新,一种尝试。为了让中国的歌剧与世界接轨,它把中国的地方音乐特色用西方的曲式来展现,并非常大胆地将其定位为大型情景交响乐。

  在《木兰诗篇》颠覆了人们惯常印象中的歌剧形式之后,彭丽媛的出演更是颠覆了公众对于她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中国第一位民族a声乐硕士”这样一个印象。

  对于这样一个新的“身份”,彭丽媛的转变显得驾轻就熟,因为她渐渐意识到,世界是多元的,改变一下没有关系,她甚至觉得,自己实在还不够颠覆。记者:有人说你是彭大胆,为什么事业的最颠峰的时候你要转去唱歌剧呢?

  彭丽媛:这其实一直是我追求的东西,小的时候我演过很多地方戏。真正的演歌剧不是现在是在21年前,1985年的时候中国复拍《白毛女》,《白毛女》是中国的第一部歌剧,我是第三代喜儿,当时真是挺胆大的,20出头,不怕累。当时我记得在哈夏的时候我在北方剧场演了13场,有时候一天2场。

  记者:当时排练的时间很短,只有20天。这20天怎么过的?

  彭丽媛:基本上一天一幕。我对歌剧是天生的热爱,过目不忘。我这一遍过了以后所有的音乐、位置都印在我的脑子里。

  记者:排练《党的女儿》的时候本可以不跪,但是你一遍遍的跪下去,不可以偷懒吗?

  彭丽媛:不可以偷懒。艺术是不可以偷懒的。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排练的时候你要真心真意地去练,在舞台上是要不得半点假的。歌剧是真枪实弹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没有电脑的制作。

  记者:2004年您出了一张专辑《源远流长》,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词“世界音乐”,世界音乐在很多人看来很模糊,它既不是美声,也不是民族,有人甚至说您失去了往日清脆甘甜的声音。

  彭丽媛:我们中国民族声乐经历了很多磨难。上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歌曲在整个大陆掀起了一个高潮,大家都模仿港台。我们研究声乐是在这个夹缝里展开的,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的导师和所有从事创作民族声乐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从这个夹缝里面长大、成长。

  小的时候我很怕失去我的风格,因为失去了我的唱法,我就失去了我的名字,我就失去了观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世界是个多元化的,我们能够接触到世界上不同的、先进的音乐风格,我要改变一下。现在改变就没关系了,很多人可以原谅我,又可以和年轻人拉近距离。偶尔跨界一下还可以,但我能力还不够强,还不够颠覆。等我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做一个让大家都听不出来的东西。没办法,大家都太统一了。

  记者:你现在这么突然改变风格,就不怕失去你的观众吗?

  彭丽媛:不怕。以前我的《父老乡亲》、《白发亲娘》、《珠穆朗玛》每一首都经得起推敲,每一首都有故事,每一首的故事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观众只要用心去听了肯定能听得懂,所以我不怕。

  彭丽媛每次演出结束后,一定会说:“谢谢首席”,“谢谢大家”,“辛苦你们了”。在这次哈夏开幕式演出上,她也没有例外,彭丽媛分别向乐队、观众深深鞠了一躬,然后道一句:“谢谢、谢谢”。

  这样简短朴素的语言,让大家都感觉特别温暖,让观众和合作者同时有一种朋友般的幸福感。

  彭丽媛现在职务特别多,特别忙,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文职将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等等。对于自己的每一个身份,彭丽媛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努力做到最好。记者:您从来不走穴,也不参加商业演出,也没看见您拍的广告,只有一个是关于艾滋病人的。

  彭丽媛:带商业性质的演出必须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因为我是军人。这次这个公益广告是卫生部让我来做中国预防艾滋病的义务宣传员。

  记者:那么您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彭丽媛:我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艾滋病致孤的儿童是非常可怜的,特别是生下来就有艾滋病的儿童。他们有的甚至被丢到猪圈里,你说他们应不应该得到关爱。我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来拍这个广告,呼吁很多有爱心的人来爱他们。跟我拍广告的就是一个艾滋病孤儿。我跟她玩,摸她的手,她不知道我是谁,但是她知道我是爱她的。后来她来北京拍平面广告,她一头扎在我怀里叫我彭妈妈。这就是爱心,这就是真诚。我觉得我可以唤起很多人来关爱他们。

  记者:您曾说:“事业上的野心是至高无上的。”

  彭丽媛:那都是小时候的事,出生牛犊不怕虎。我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野心,是同学赠给我的一句话。现在没什么野心。现在一切都挺好的,我得到了这个社会、我的同事、亲人、战友们很多的爱,我现在特别满足。我每天都在感恩,我们有着这么好的生活。我觉得一个人知足才能常乐。我要把这种爱献给社会上更多的人。

  记者:您平时老是骑着单车去买菜,还被人认出来。您在舞台和生活中是怎么跳进跳出的呢?

  彭丽媛:这没什么跳进跳出的。我的事业就是让人一见到我就能认出来,但这不证明我有多么了不起。我们事业成功的标志是让别人都认识你,但这不代表你什么都不能干了。我还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女性能干的我都在做。买菜不算什么。

  记者:演出时,《白发亲娘》我看您唱的泪流满面的,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彭丽媛:这首歌我唱的是我姥姥的形象。我是姥姥带大的,她在我印象中就是中国传统的小脚老太太的形象。可是姥姥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生活能力,没有能够给她买上几口她爱吃的点心,做几件她喜欢的衣服,她就去世了。每次我唱的时候我都想起我姥姥的形象。给人一种至亲的亲娘的情怀。其实她是亿万个母亲的形象的化身。

  记者:回顾您一路走来的路程,从山东郓城的小女孩到现在的彭丽媛有什么窍门吗?

  彭丽媛:就是执著、真诚、善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