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玩”的就是学习“玩”的就是创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05:23 浙江日报

  年仅16岁的牛培行,如今已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他的两项发明“电子琴鞋”和“虹吸管”被美国的一家投资公司看中,并已经签订了购买这两项专利的意向书。

  牛培行是山西大学附中高一学生,尽管中考成绩没有达到录取线,却因他的23项专利被破格录取。山大附中是山西省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

  为鼓励牛培行搞发明,山大附中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实验室。这间实验室,摆放着牛培行制作的几架航模,以及他发明的物理电池、自动节水器、写不满黑板,还有“鞋琴”、自行动力车……

  “只有童心才能搞发明创造”——这是我曾经看过的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想到牛培行背上书包、拎上工具箱去上学的样子,禁不住会心一笑,多么可爱的童心啊!

  这与我们对好孩子的传统标准似乎有差距。看书就看书,怎么能打开工具箱“玩”呢?在学习大气压力课时“开小差”,那更是要严格管教了!

  “他的发明就是他的玩具,自己制作的玩具就是发明。”牛培行的父亲说。玩性不改的牛培行,遇到了好的父母,也遇到了不少宽容的老师,尽管中考成绩没有达到录取线,却最终因他的23项专利被一所重点高中破格录取。

  观察牛培行的成长经历,无疑他的成长和学习过程是快乐的,他的那些发明创造也并不是什么压力或功利心的结果,一切都自自然然,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强的动手能力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作用”,个性化创造力和想像力,带来的是造福社会的生产力。

  “我做发明是凭兴趣,学习也是凭兴趣。搞发明时,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问题,让我对这两门课产生了兴趣,这两门课给我做发明很多启示。在我眼里,那些原理是活的,我做发明随时可用。”牛培行说。

  在牛培行所在班的教室里,桌上摆着剪刀、胶水和模型的,一定就是牛培行的课桌。“牛培行更像是国外的孩子,动脑和动手能力都特别强”——初看这句话觉得别扭,可细想又是事实,美、英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学校开设了独立的创造发明课,而中国近些年才开始涉及,平时的大雅课堂更少见“创造发明”的内容。

  《北京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今天的中小学生关注高新科技成果,但对生活的科技分辨率很低。科学创造的学习,只有当你从事科学创造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创造。而我们平时的课堂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模式,将学生纳入一种训练有素的“科学”轨道,却使学子们渐渐偏离了最容易产生创造力的真实生活轨道。

  只有在真实生活轨道上积极、健康地成长,才会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才会激发一些客观智力超常孩子的潜力。学生从事创造发明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的学习严重脱离真实的生活世界。

  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在他的眼中,教育不是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作准备,而是儿童生活的本身,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大教育家陶行知也曾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难道创造不是活动的本质吗?牛培行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正是:“玩”的就是学习!“玩”的就是创造!

  (据《中国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