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神话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1:09 四川新闻网

  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 王铭铭

  要获得“文化自觉”,人文知识分子有必要抛弃“去神话主义”(用历史主义思想消灭神话思想),尊重神话的原来意义,对我们祖先的神圣世界给予更内在的理解。

  神话是思想与艺术之源,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是珍宝中的珍宝。要留住神话,就要

研究神话,这不言而喻。不过,神话学研究者若不关注神话自身的精神内涵,一味以现代理论去总结神话的“历史”,那么,其研究所起的作用,便可能背离神话学研究的本来宗旨。

  两年前,已故神话学家袁珂先生之名著《中国古代神话》一书再版,出版社约我为之作序,诚惶诚恐中,我对于这部影响过我这代人的著作,隐讳地表达了以上态度。中国神话的文献记述极其丰富,在我们民间的口承传统中,神话也代代相传。袁先生的书,对古代中国神话进行了梳理,使我辈有可能全面了解老祖宗灿烂的想象世界。神话主要发生于文字产生以前的所谓“史前时代”。自人类发明了文字符号以来,神话便接受了文字史的“大浪淘沙”。结构主义神话学家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是神话的敌人,人自有了历史时间的自觉以后,便将神话抛在脑后,进入了一个有“时间走势”的轨道。袁先生用历史的方法,将古代神话兴起的因果关系呈现给我们。在这方面,袁先生的建树确实应当得到承认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中国古代神话》这类书,却也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中,最主要者,莫过于误将产生于现代历史时间观套用于解释古代神话的“混沌状态”之上。为神话的想象与神圣空间寻找“历史根据”,恐是多数神话学家毕生之所为。于我看,如此解释,难以令人信服。

  历史行进的速度越快,人对于神话世界的“稳定性”越是怀念。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停止于神圣空间中的神话,意义恰恰在于为不断向前行进的直线时间提供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不能不说,袁先生的著述,也是“怀念”和“反观”的方式之一。然而,如其他多数中国神话学家,他将神话还原为“真实的历史”(特别是古代中国人的“劳动史”),将神话人物的神圣性归结为历史人物的实在性。袁先生就此以现代思想“格式化”了神话思想。

  我对袁先生的“意见”,不是针对他个人。于我而言,用受现代思想沾染的“历史编年学”来清除神话的想象力与精神内涵(如牵强附会地将神话传说回归于所谓“真实的历史”),自20世纪初以来,就一直是中国人文学者的自视为高尚的志业。最近,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大了起来。过去,我们习惯用文字和实物来对诸如神话这样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符号暴力”。新概念,有助于使我们更加珍惜曾被我们遗忘和排斥的古老遗产。然而,怎样才能真正保护遗产,而不至于使之再度成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我们有必要对以往学者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重新评估。

  21世纪,中国人文科学面临着一个“文化自觉”的新使命,为了承担这个使命,人文知识分子有必要对此一“事业”进行反思。我以为,这个值得反思的“事业”,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去神话主义”(用历史主义思想消灭神话思想)。要获得“文化自觉”,知识分子有必要抛弃这一“主义”,尊重神话的原来意义,对我们祖先的神圣世界给予更内在的理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