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专题 > 正文

推动污水资源利用构建水与城市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03:51 深圳特区报

  市领导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市长论坛上作主题发言介绍深圳治水经验

  推动污水资源利用构建水与城市和谐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特派记者王慧琼)金秋北京“碧波荡漾”,四海3000余嘉宾纵论生命之源。由国家建设部和国际水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水大会,于9月10日到15日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今天下午,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此次大会的市长论坛上,向与会专家作了深圳优化污水处理系统、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推动污水资源利用以提升水文化意识的专题发言,引起国内外水务行业的热烈反响。

  规划优化污水处理系统

  吕锐锋在发言中介绍了深圳城市污水处理三个阶段。他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始终坚持决心大、力度强、不避短、科学治水的战略决策,把其作为解决市民的“民心工程”来抓。经过多年实践和反复研讨,深圳确立了如下五点原则来规划、优化污水处理系统,即坚持按流域治理,坚持分流制排水体制,坚持以水体功能目标为导向,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实现治河、治水和治污有机统一。上述原则改变了以往单一工程治水的概念,尊重了流域水体自身的规律,同时应对了特大城市系统布局的特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和谐统一。

  吕锐锋表示,深圳在坚持这些原则的情况下,主要根据不同水环境状况,采取“正本清源,截污限排,污水回用,生态补水”的治水方略,力求治水见效达到成效。正本清源,就是治理污染从源头抓起,从出户管、小区排水管到污水干管实施分流,将污水乱接乱排,或无组织排放纠正过来;截污限排,截污就是沿流域内各支流的两岸及干流沿岸铺设截污干管,截流错接乱排的污水和部分初雨水,使之全部直接进入污水厂处理,使进厂所有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排放;污水回用,就是实施污水资源化,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生态补水,是利用回用污水,修复和再建深圳市的水生态环境。

  理顺体制逐步实施

  吕锐锋介绍说,深圳根据上述原则与方针,按流域划分为9个污水流域片区,全市共布设30座污水处理厂,其中规模20万吨/日以上的有17座,占57%;最大规模为73.6万吨/日,最小规模0.5万吨/日;体现了适度集中处理与有机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近期重点的建设区域将在特区外。

  按照这些规划,深圳首先在水务管理体制方面,成立了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统一协调全市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在机制上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入BOT、TOT等多种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排污制度,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在这一机制的保障下,深圳污水处理建设蒸蒸日上。近两年,深圳市落实并开工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厂12座,总规模达228万吨/日。

  在建新厂的同时,深圳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换代,主要的方式有两个:一是提高建设标准;二是提高处理深度,如南山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处理工程已经开工。为了有效缓解河道的水污染状况,近两年全市共完成截污干管100多公里,截留污水约80万吨/日。

  吕锐锋表示,深圳是一个缺水城市,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已经成为深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深圳已计划在2010年前建设12座再生水厂,再生水产量总规模达69万吨/天,主要用于工业与市政杂用,其中罗芳再生水厂已经启动。同时,开展了小区内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试点工作,如中银花园、侨香村、涂云村等。

  大力营建水文化环境

  吕锐锋表示,深圳在大力治水的同时,还努力营建水文化环境。法制作为一个成熟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深圳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污水系统布局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

城市规划方面,划定蓝线,还水体空间;在创建“节水型”城市方面,深圳颁布实施了《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开展了一系列的节约用水的活动(如百家节水家庭),增强了市民节水意识,可喜的是,深圳节水工作已显成效,2005年特区内的用水首次出现负增长。

  吕锐锋最后表示,通过生态治水,实现水文化的最终目标,即构建水与城市的和谐。深圳将与国内其他城市一道,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城市将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在市长论坛开始之前,吕锐锋率环保、水务、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参观了在此举行的水处理设施及工艺展,并详细了解深圳水务集团参展等情况。据了解,此次大会中外代表有3000多名,国外人士就有近2000名,技术和设备参展商达到240多家,是国际水协历届世界水大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盛会。

  相关专题:第五届世界水大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