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忽悠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14:47 国际在线

  网友:读来读往

  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联播》节目不再播放国歌引发质疑,对此,央视表示,世界上没有一家电视媒体每天在晚饭时段播放国歌,此为依循国际惯例。

  又是“国际惯例”!银行跨行收费就是打着“国际惯例”的旗号;电信业收月租费

是国际惯例,油价上涨是与国际接轨;专家提出废除贪官死刑,理由也是“死刑犯不引渡”是国际惯例。

  说起国际惯例,就不得不说说“中国国情”:不涨工资是中国国情,死亡赔偿标准低也是国情,政府公共事业投入低,也是中国国情。

  有学者总结说:收费提价时大谈国际惯例;提百姓待遇时就摆出中国国情。所谓接轨与国情,都成了利益博弈的手段……

  央视取消了晚间播放国歌,并称这是“国际惯例”,最多是让观众们一时转不过弯来;但有些“国际惯例”,却让百姓开始愤怒:跨行查询要收费,物价“涨声一片”,却只有工资原地踏步……难道“国际惯例”成了“与民争利”的同义词?

  近3年来,“国际惯例”让国内银行增加收费项目近30项。银行卡不仅收年费,跨行查询6月1日起也收费,银联也将此解释为“国际惯例”,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跨行查询费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惯例”。

  继今年3月下旬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之后,国家发改委决定自5月24日起再次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分别提高500元/吨。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使每吨均调500元之后,国内油价仍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国内、国际汽油价格仍存在300多元/吨的差距。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便不断涨价,此乃“与国际接轨”,看上去顺理成章;即使每吨上调500元,国内油价仍低于国际油价,仍有上涨空间。作为中国消费者一方面要明白处于中石油、中石化垄断羽翼呵护之下是何等幸运,另方面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油价上涨。

  可是,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任何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其数量、供求关系,还取决于其质量的高低。同样一吨成品油,较高质量的就该卖高价,较低质量的就该卖低价(就象93号汽油价格高于90号汽油)。而眼下,国内成品油的质量(品质)要明显低于国际水平。“油品”没能与国际接轨,奢谈什么油价与国际接轨?

  我这样说并非无根无据。有资料显示,目前无铅汽油的国家标准中,硫含量不得大于0.08%,烯烃含量不得大于35%,而世界无铅汽油的这两项标准,分别是不得大于0.02%、20%。连中石化华北研究所的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我国的汽、柴油质量与国际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国内汽车使用的汽油质量较差,被人形象地称为汽车吃“粗粮”。汽车吃“粗粮”不仅导致尾气排放量增加,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车辆造成了较大损伤,损害了用车族的权益,目前我国的汽车故障中有6%是油品问题直接引起的,有50%是间接由燃油质量问题引起的。

  问题很明显,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成品油存在着较大的质量上的差距,二者的价格并没有直接可比性——至少,当石油巨头们谈及国内、国际油价差距时,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国内93号汽油的质量只相当于其他国家90号汽油的质量,却要与他们的93号汽油的价格相比照,这岂不相当于以次充好吗?

  国内成品油质量较低,至少可以表明国内石油化工企业每提炼一吨成品油,所耗生产、加工成本较国外石油化工企业低。再加上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国内石油化工企业所耗水、电、煤等的价格也比国外低,以及作为国有垄断企业的他们还享受着一系列政策优惠待遇。如此一来,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成品油的成本,其实要远低于国际水平(这恐怕就是国内油价长期与国际油价倒挂,而石油化工企业却连年盈得暴利的原因)。避开实际生产成本不谈,而只谈油价与国际接轨,石油巨头们简直把消费者当成了不懂事的小孩子。

  总而言之,以目前国内成品油较低的品质,以国内石油化工垄断企业所处的国情,国内油价低于国际油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动不动就谈什么与国际接轨。如果国内油价要与国际接轨,那么首先应该做到“油品”与国际接轨,否则,就是一种以次充好的商业欺诈,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近日,“中国反腐课题组”专家建议:废除对贪污受贿犯罪进行死刑判决,因为“用死刑来遏制腐败是不现实的”,而且国外的“死刑犯不引渡”规则,给我国辑拿外逃贪官造成了阻碍。

  尽管规定下午6点才能下班,但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午5点半就“集体早退”,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带来诸多不便。记者连续三天采访核实发现,尽管办公楼离家属区才几分钟路程,但法官们每天下午仍是纷纷提前下班,办公室人去楼空,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而这家法院政治部一位干部对此的解释竟是:“为了和‘国际惯例’接轨!”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