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附图】“两弹一星”震动整个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0:56 兰州晨报

  

【附图】“两弹一星”震动整个世界

  今年10月,是中国航天事业创立50周年和中国“两弹”结合4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日前,中国第一代航天人聚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重温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

  1956年10月8日,由钱学森出任领导人的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正式宣布成立。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实施原子弹爆炸。1966年10月27日,中国仅用两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曾用10余年探索核弹试验的路程,中国“两弹”结合(导弹和原子弹)成功实施发射,核弹命准目标爆炸。1970年4月,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新中国航天人奋发图强,“神五”、“神六”载人飞船相继飞向太空。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新中国第一代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业者、见证者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将再次还原当年的悲壮与辉煌。

  低温发射:创造世界航天史的奇迹

  2002年12月,承载着“神舟”四号飞船的长征2F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等待发射。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然而,就在临发射前,发射场突然遭遇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摄氏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下称发测站)面临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超低温发射。

  低温对火箭的发射意味着什么?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后59秒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火箭助推器O型密封圈在低温下失效。可是,“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为了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指挥部决定对60多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采取加温保暖措施。经过缜密的低温试验,发测站技术人员用阻燃保温材料以及170多条棉被,将火箭的关键部件裹得严严实实。为防止气温突变,官兵们轮流值守监控,一名当年担任值守任务的军官说:“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生怕给冻坏了,我们整整守了4昼夜!”

  发测站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历时3年:建立我国自有发射模式

  9月初的航天城,阳光灿烂。一座白色外墙和深蓝色线条组成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这栋相当于38层楼高、中间没有任何楼板连接的建筑,就是93米高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专家介绍说,“美国用的是钢结构,耗资巨大,我们用钢筋水泥设计,稳定性、密封性好;垂直转运车,美国用庞大的履带车,我们可以用轻型铁轨转运车,简单实用,同样能够实现‘垂直转运’! ”

  长期以来,我国航天发射一直采取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后,新的发射任务对试验模式的测试项目、试验周期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发测站原副总工程师徐克俊与国内专家的共同探索和努力,最终提出了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试验模式,并历时3年建立了这种发射模式的基本框架。

  据专家介绍,“‘三垂’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火箭和飞船的状态不变,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使产品转运时间由以前的10至15天缩短到3至4天,并具备了15天以内连续发射的能力!

  同样,经过攻关人员的艰辛努力,一套集指挥控制、网络通信、辅助决策、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发射场自动指挥系统研制成功。

  永不松“弦”:时刻保持严谨缜密

  在发测站这支航天发射队伍中,严谨、缜密的精神时时刻刻是他们一根永不松懈的“弦”!

  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前夕,在火箭电机驱动器进行单元测试时,女操作手杨娟突然听到一声极不易察觉的声响。凭经验,她断定是多余物在作怪。经过严格细致检查,果然在驱动器内部发现了一根长8毫米的多余物。“神舟”六号发射任务中,工程师王海涛在安装火箭偏航通道速率陀螺时,发现敏感轴所指极性有1立方毫米的微小变化,经与有关人员一起反复检查,确认是安装图纸上的标识存在错误,从而避免了火箭飞行过程中姿态方向的严重偏差。在“神舟”五号发射前的火箭总检查中,模拟飞行程序进行到158秒时,C3I系统收到的50多万个数据中,有一个反映火箭舱体内的温度参数突然跳变了一下,整个过程不到2秒,但系统指挥沈爱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稍纵即逝的跳变,指挥部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避免了正式发射火箭时有可能发出航天员误跳的指令。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在创建47年的历程中,无论是当年的第一代航天人,还是今天新一代的官兵,在他们的身上,“两弹一星”精神如火炬燃烧传承!文/图本报特派记者朱静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