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外专家献策:不让奥运场馆在赛后成负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1:48 新华网

  北京奥运会新建场馆和改扩建场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建成高潮。针对于此,新华社记者17日在北京采访了正在参加首都发展论坛的一些中外专家,他们建议应当抓紧研究并确定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方案,以免这么多的场馆在2008年奥运会后,因维护费用过高或利用率低等原因成为负担。

  ■首尔体育场不仅不赔钱,每月还能盈利

  北京市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认为,奥运场馆成为举办城市负担的例子并不鲜见。北京奥运会永久性的场馆设施应当在确保赛事基础上,重视赛后商业运作来降低维护风险。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体育场馆利用的成功经验。如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揭幕战的韩国首尔体育场,将体育赛事和电影院、大型购物中心、游泳健身中心等进行综合开发,同时配套开办了大型的餐厅。现在这里每天都有许多活动,政府不仅不赔钱,每月这个体育场还能盈利上百万美元。

  ■建立北京奥运场馆战略同盟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认为,北京奥运会新建的场馆规模在历届奥运会中都属较大的一届,要解决如此多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难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来解决。林显鹏认为建立北京奥运场馆战略同盟是一个现在就应当着手思考和研究的组织设计模式。

  他认为,形成战略同盟,可以整合奥运场馆业主集体的力量,使北京奥运场馆在面对国内外体育场馆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同时也能避免奥运场馆内部的无序竞争。

  林显鹏分析说,建立战略同盟可以扩大奥运场馆的资产规模,有利于在资本市场上寻求到更多支持。另外,建立战略同盟还可以形成内部的层次化经营,在提高各自场馆经营效益的基础上,可以从联盟的总体经营活动中获得一定收益,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益。

  ■开发竞赛产业,建附属商业设施

  来自比利时的范克高夫是北京市发改委聘请的奥运经济顾问,他建议,一是要围绕体育场馆的本来属性,开发北京的体育竞赛产业,培育一些类似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一样的国际化球队,打破目前北京高水平体育赛事少之又少的局面。另外还要在体育场馆内建成相关的附属商业设施,满足人群在这里的多种需求。在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利用上,也应进行充分发掘。像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主场被安联集团冠名一样,可以考虑出售奥运场馆的命名权等,以获得丰厚的资金支持,缓解营运成本巨大的压力。

  (记者汪涌、黄会清)新华社北京9月17日体育专电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用户名密码匿名

  查看评论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本稿查看评论推荐给朋友: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