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亲子活动莫让孩子成观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2:00 光明网
陆湘敏

  时下,各地社区、学校(幼儿园)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亲子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过,这些活动往往开始后不久就变味了。“放不下手”的父母,把生活中包办的习惯带到了活动中,孩子不知不觉成了观众。

  按说,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应以孩子为主,家长参与,只是为孩子当当帮手,作作指导。可“家长指导、孩子动手,每个家庭完成一件作品(或一个任务)”的基本要求,常

常在比赛开始后不久就被突破,家长们迅即成了主角,孩子们则在一旁做观众,或至多打个下手。

  怕孩子技不如人,担心孩子受伤,心痛孩子累着了……,如此这般,家长们反客为主,不仅使活动的本来意义顿失,也为孩子日后的“长大”,设置下障碍。

  作为家庭的中心和关注的焦点,独生子女从出生便被称作“小皇帝”,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也许,正是家长的这种过分溺爱,使孩子日后无法“断奶”。

  《解放日报》曾针对内地独生子女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67%的家长选择“孩子在心目中居最重要地位”,“较重要”的占26%,“一般”的7%,认为“不重要”的,出现了调查统计中罕见的0票。当子女面临就业时,12%的家长愿意帮孩子托关系投简历;当子女进入择偶阶段,18%的家长愿替子女找对象;47%的父母愿意出钱帮子女购房产,92%的父母愿意替子女照看第三代。

  然而调查也明确显示,父母事事为子女操劳,独生子女们却“溺”来顺受心安理得:有41%的子女乐于接受家长的代劳;39%的子女认为父母代劳是理所当然;仅有20%的子女反感父母代劳。

  那么,对父母代劳习以为常、安于接受的独生子女,会不会成为好逸恶劳、毅力较弱的一代呢?前不久中日韩少年13年后再较量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警示。中国学生在活动中的耐力和活动后的恢复能力远低于韩日学生,既有自身观念意志、体能差异方面的原因,也有父母“独苗苗不能有丁点意外”,从而事事包办永不“放手”方面的原因。

  其实,对待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问题,在认识上,家长们往往能理智,可在实践上,又常常为感情所左右,显得很盲目。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的父母生孩子的意义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父母们一方面节衣缩食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一方面对孩子“四体不勤”给予了最大的宽容,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当低下。

  显然,此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溺爱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很不利的。接受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该放手时且放手”,应当成为家长认真反思和实践的课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