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火箭点火时,我心依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3:07 红网-三湘都市报

  

火箭点火时,我心依旧

  9月17日下午,中南大学国际报告厅,神五总设计师戚发轫(右)、“航天英雄”杨利伟(中)与在校学生代表共聚一堂,畅谈人生理想记者 刘哲 摄 ■记者 胡泽汇 实习生 罗安宣

  本报9月17日讯虽距离神五成功上天已近3年,但今天上午8时30分,当神五总设计师戚发轫和航天员杨利伟出现在湖南宾馆会议室时,参加我省航天科技报告会的人们都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踮着脚,努力让自己看得清楚些。很多与会人员更是拿着照相机、摄影机对着他们不停地拍摄,会场马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训练中感受最深:艰苦

  杨利伟现在主要负责为祖国选拔和培训航天员。让他感受最深的也就是训练之艰苦了。为了适应太空环境的超重和失重,航天员需要不断向生理极限挑战。一般过山车的过载是2G,但宇航员离心机的过载达到8.5个G值,训练使人的脸部变形,眼泪都被拉出来。尽管在进行离心机的训练时,宇航员手中都有一个报警器,只要一按响报警器,离心机立刻就停止下来,但从建航天大队到现在9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宇航员按响过手中的报警器。体能训练、头倒位和转床训练都非常艰苦,头倒位训练就是躺在床上,头低位于水平面6度训练,一练就是20天、30天,吃喝拉撒都不离开床。试验做完后,人都站不起来,也没有航天员主动要求停止训练。

  杨利伟深有感触地提到了他的两位战友,曾在俄罗斯接受宇航员训练,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外国航天员得花4年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在一次考核中,他们在气温为零下52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下度过了72小时,而这期间仅仅只有非常有限的食品,但他们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且还省下了一天的口粮。目的就是:我们要将这些太空食品带回国,供专家研究。

  太空与儿子对话:骄傲

  谈起神五,杨利伟语气还是那么自豪,“我曾经在纽约出席一个当地华人为神五成功举办的一个酒会,当时会上一位老华侨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中国人的宇宙飞船能飞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过去,外国人提起我们的产品,就觉得便宜质量不好,但自从神五上天后,国外对中国商品刮目相看,觉得中国飞船都上天了,产品肯定没问题。对我们的产品有了新的认识。”

  杨利伟谈到在太空与儿子对话时,除了高兴,再次用到了“骄傲”一词,“终于中国人也能在太空跟家人通话了,过去我们只看到外国人在太空与地面对话。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航天员飞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利用太空造福人类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嫦娥一号”发射:明年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要最终征服太阳系。”戚发轫说,“太空是全人类的财富,探索太空是全人类的追求,但是如果没有能力去,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这位神舟飞船(一至五号)总设计师不到60岁,头发已全白,只有浓眉下那双深邃的眼睛向人们透露他的睿智。“今天我们的科学成绩与传统加工工业完美地结合起来了,中国飞船上的元器件基本是国产的,我们的航天飞船集中了我国各行业的优秀成果,湖南也有三家企业的技术成果应用到了神五上!”

  谈到航天技术的发展,戚发轫表示,明年上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要探明月球到底由什么组成,是否有地球急需的能源。“21世纪航天发展的意义就在于:谁拥有了太空,谁就拥有了未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