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大师要引进,更要培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3:55 东方网

  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我国将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

  一个学科和领域的大师、学术骨干,由于长期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大师们对所从事学科常常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往往能够为人们指出

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努力目标。经验表明,学术大师们一旦把优秀的成果带回来,让优秀的人才积聚起来,很快就会形成一个学科发展的高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引进海外优秀的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迅速缩短我国科技发展、学科建设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提高高校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好办法。

  但是,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研究机构中的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毕竟是一种非常稀缺、有限的智力资源,也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争相聘请的对象。在我们的科研环境和学术发展基础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这些顶尖的学术大师们是否愿意到我们这儿来,来了之后能否全身心投入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从而达到我们预先的期望,现在还很难说。

  其实,在学科发展和科技发展中,除了走出去、引进来这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立足于国内,培养我们自己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只有培养一大批顶尖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才能提升我们的科技竞争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虽然不乏很有潜力的学术人才,但学术发展的氛围不很理想:科研体制僵化呆板,学术造假屡禁不止,学术官僚现象根深蒂固,科研走穴现象很有市场,浮躁之气充斥大学校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9月5日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常委张涛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这种现状,显然不利于学术大师的培养。

  想方设法引进海外学术大师是必要的,然而,不遗余力、不拘一格地培养我们自己的学术大师,尤其显得急迫。我们不妨认真考察一下大师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认真检讨我们在机制、观念、管理等方面,还有哪些妨碍大师产生的梗阻和藩篱。这些工作做好了,即使在大师们聘期结束后,我们也能凭着这些成熟的良好机制,培养出自己的学术大师来。


作者:丁仁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