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灾民人身安全和降低经济损失放在第一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20: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 题:把灾民人身安全和降低经济损失放在第一位——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谈防灾减灾

  新华社记者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受强热带风暴、台风和干旱的影响,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及

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统筹部署城镇综合防灾工作,各级建设部门始终把灾民人身安全和降低经济损失放在第一位。

  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建筑工地、建筑边坡、风景名胜区、城镇危旧房屋以及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在汛期特别是台风时节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防灾减灾确保城镇安全

  进入汛期以来,建设部陆续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系统防御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汛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各级建设部门统一部署,落实责任,提高城市综合抗灾能力,确保城镇安全。在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袭击浙江、福建后,建设部派出工作组赴灾区配合省厅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四川省建设厅到重灾区遂宁、南充等地指导建设部门抗旱工作,并组织专家组对全省设市城市的城市供水水源及水质进行检查,确保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各地环境卫生管理部门集中车辆和人员为灾区乡镇送水,很大程度缓解了农村饮水问题。重庆市政管委积极组织城镇供水行业抗旱工作,督促指导供水企业落实高温季节安全供水和节水措施,为供水企业保障城乡供水提供大力支持。

  一些区县在城周边的市政供水管网上设置临时免费取水点,方便城郊和农村居民取用;有的派出技术骨干指导乡镇供水工作;一些地区采取供水限时限量,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对于东南沿海遭受暴雨和台风袭击的省市,各级政府也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及时准确预报天气情况并通报当地群众转移,从而避免了更多人员伤亡。省市政府领导和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灾。紧急转移安置和搜救失踪人员,救治受伤病人。妥善安排灾民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活供水和发放建材物资。

  防汛抗旱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建设部门为防灾减灾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城市防汛抗旱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排涝设施标准低,抗灾能力与城市发展不适应,而且短时暴雨强度大,城市排水压力重。部分城市建设速度快,排涝设施配套建设滞后。

  如安徽省黄山市、天长市因城市排水泵站容量不足,排水管网管径偏小,同时,城市开发建设影响了原有水系发挥作用,又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和整治,满足不了汛期排水的需要,出现了短时间的内涝。

  城市供水水源缺乏,供水设施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如重庆等地区严重干旱,水库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干涸,一些区县常用水源枯竭,城镇供水水源问题严峻。

  市综合防灾基础薄弱。一是建设系统可供调配的救灾资金极为有限;二是个别地区尚未建立规范有序的防汛抗灾预案制度;三是建设系统储备的抗灾救灾物资、设备不足;四是建筑业民工安全防御意识较低,有些建设单位认识不到位。

  城市建设综合防灾的管理机制亟待完善。长期以来,城市单灾种防灾规划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考虑。

  积极筹划城乡建设综合防灾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后的工作,要积极筹划城乡建设综合防灾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风险隐患信息系统和综合防灾监控体系,指导地方开展防灾避难疏散体系建设和防灾规划编制、实施,建立灾后损失与灾害应急措施成效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他强调,要重视农村防灾能力,加强村镇房屋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村镇建筑布局,指导村一级应急避难公共场所建设。进一步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加强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建设。一是开展城市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二是研究有关灾后重建的应急供水制度,修订有关城市防洪规划和排水标准。三是加强对风景名胜区防灾的管理能力。

  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防灾能力建设。采取措施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防灾工作,加强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和管理人员抗御台风、防范滑坡等灾害的教育。要求台风多发省市的施工企业把防范台风工作列入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中,并组织演习。组织制定《建筑施工灾害天气预警应急预案》,制定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安全技术规程。(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