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人,你愿不愿意“互换生活”?(圆桌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02:07 江南时报

  日前,湖南卫视新开设的一档生活互换节目《变形计》引起争议。在节目中,两名出生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的十几岁男孩,在七天的时间里互相体验原本与自己有着天壤之别的对方的生活,引起广泛争议。那么,南京人,包括电视同行和普通百姓,他们怎样看待“互换生活”的呢?如有机会,愿不愿意尝试呢?

  同行视点:节目有创意,但不适宜推广

  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张女士: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这档节目,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创意有问题。如果换了我,我是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去参加这个节目的。无论是穷孩子、还是富孩子,一旦从节目的七天体验中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会在他们的心理造成阴影。富人的孩子也许会更加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地来巩固自己原有的富人生活,在扭曲的状态下去维护一种令人不齿的生活。比如他的逃学,比如他的彻夜不归,绝对不会因为他在农村的七天苦日子而醒悟,说不定会更加变本加厉地去上网、逃学。而那位穷孩子,刚刚见识到“天堂”的生活,又一下子被打入“地狱”,就像品尝过“哈根达斯”的美味,猛然再让他去嚼冰块,别说是孩子,就是我们成人也同样会觉得索然无味。两个孩子虽然是个体,但就像感冒病毒一样,潜伏期一过,就会爆发甚至会传染给周围的一帮没有抵抗力的孩子。我认为,这种节目不适应推广,应该叫停。

  南京电视台《法治现场》主持人方方:这个节目可能从创意上来讲,作秀的成分多一点,有点像《百万英镑》演的那出闹剧。两个互换人物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心态的反差较大,人物的戏剧性强,内心冲突也大,所以,这个节目的可看性就强。如果是我的孩子去参加这种节目,我并不会太反感,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也未尝不可。这个节目我觉得后续部分应该加强,如果是纯粹作秀的话,这种体验就失去了意义,更多的应该是教化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着贫富差距,这是现实。我们在努力缩小这个差距的过程中,不可能是“齐步走”的,即使是同一所城市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个差距降到最低,从而引申出《变形计》更多的内涵。我并不担心青海的高占喜在都市的七天生活,会给他未来的人生造成多么大的阴影,他可以通过体验,了解到生活方式的不同,反而会促使他发奋学习,努力改变家庭的生活,甚至是家乡的生活。他的人生就有了积极的一面。但我希望这个节目更应该关注两个主人翁的后续报道和命运。

  观众看点:如果有机会,也可能去体验

  南京富贵山15号章先生:我觉得这个节目还是很有创意的。为什么江苏地区或南京地区的电视台就策划不出呢?从《超级女声》到《娜可不一样》,再到现在的《变形计》,湖南卫视总是赢在创意上。如果南京地区有这样的节目,我肯定第一个给儿子报名。现在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是名牌,还不知道父母的辛劳,应该让他们去看看山区里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说实话,现在父母都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只要电视台能够创造这样一个机会,还是会有人去体验的。希望这样的自讨苦吃能够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更多的体现出来。

  南京九中初中部丁玫:这个节目我没有看到,但是在看《超级女声》的时候,看过节目的预告,当时妈妈还说:真应该让你们去农村体验一下,看看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别一天到晚不知足。其实,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方式方法却不对,对你好起来真是恨不得把肉剜给你吃,一旦你的成绩满足不了他们的虚荣心了,就恨不得打个半死,让我无所适从。其实,有我这种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我觉得生活上艰苦几天不算苦,比起现在上学的辛苦来说,就当是去郊游,放几天假。但成天在闭塞的环境下生活,肯定会把人逼“疯”的。如果有机会,让我去互换几天的角色,我觉得也是蛮不错的。与其成天听他们的唠叨,还不如到农村去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一下放飞心情的舒爽。

  专家指点:勿冒险“游戏”人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赵老师:这个节目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我们要客观地评价。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是绝对的,我们在理解《变形计》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来看,也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都是有希望的,对希望的憧憬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他(她)一旦从希望回到现实中,产生的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绝望。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我们要肯定编导的创意和出发点,希望通过角色的互换,给孩子一个体会的机会,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但从消极的一面,尤其是那个来自青海农村的高占喜来讲,落差如此巨大,对他小小的年纪来讲,现实生活的残酷可能无法承载。谁都愿意过好日子,包括成人。这个节目对观众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对于两个主人公高占喜和魏程来说,却是不公平的一个“游戏”。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冒这种风险去“游戏”人生。

□本报记者 木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