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几千年粮食问题破解"后的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16:12 新华网

  郭松民 作者文集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近日指出:“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使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破解。”(9月18日新华网)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袁隆平院士对此居功至伟,我在此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但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也让我产生了一个隐忧:中国农民的处境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艰难呢?

  我们知道,和计划经济时代以及更早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不同,现在的中国农民,受到两个因素的约束:一是小农经济,或者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经营单位;二是市场经济,农民生产的产品都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然后用获得的货币收入来应付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支出,以维持再生产。

  在这样两个因素的制约下,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就是“谷贱伤农”!越丰收,农民的处境越窘困,因为粮食卖不出好价钱。凡是读过叶圣陶先生那篇著名的《多收了三五斗》的人,对这一点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正像文中的农民所说的那样:“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他们嘴唇皮一动,说:'五块钱一担!'就把我们的油水一古脑儿吞了去!”

  一家一户的小农在市场上是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的。粮食虽然卖不出好价钱,但货币支出却是一分钱也不能少:借的钱要还,孩子的教育费用、医疗的费用、红白喜事的开销、购买种子、化肥、农具的开销……等等,这些钱都还照花不误。入不敷出的结果是,很多农民可能只剩下把土地撂荒,进城打工这一条路可走了。

  可能会让农民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在中国开始逐步兑现加入WTO承诺的情况下,中国的农产品还将面临外国农产品的竞争,和外国农产品打“价格战”,这样已经很低的粮食价格还会继续走低。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大豆:直到1995年,中国仍然是大豆出口国,但到了1996年,情况急转直下,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大豆进口国。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对美国开放,美国的大豆给中国市场造成了最大的冲击。大豆的市场价格一落千丈,差不多降低了一半,结果只能是农业损失惨重,豆农破产。

  中国的农产品所以无法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竞争,根本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早已实现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成本远低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中国农业,此外,发达国家能够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大量补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由是观之,“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的基本破解”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成就,使得对整个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变得更加迫切了,不改革,中国农业的前景将是相当暗淡的。

  未来农村新的生产关系,必须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要使农民能够影响粮食价格,而不能任由亿万小农在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最后同归于尽;二是要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等,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三是要能够影响国家的农业政策,包括要不要对进口农产品进行限制,要不要对农业进行补贴以及国家按什么价格向农民收购粮食,等等。在我看来,只有在农村生产关系方面进行了这些变革,袁隆平院士所创造的“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才能最终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福利,毫无疑问,这也将转化为全体中国人的福利!

  相关报道:

  袁隆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已经破解

  粮食增产、消费提振有限 CPI仍将低位徘徊

  农业部:措施得力 唱好粮食生产“重头戏”

  旱灾不会导致今年中国粮食的产量大幅下滑

  26年之变: 中国从粮食"受助国"变"援助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