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华快评:遏制圈地之风关键在各级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18:32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9月19日电(记者 徐寿松、吴俊)广东惠州两公司买了块地,拿到土地使用证10多天后,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将土地使用证直接更名过户到新公司名下。然后,两家公司从新公司撤股,土地悄然换了东家。当地国土部门不仅为其办理了变更登记,未收取其任何转让税费,在此案被举报后还大耍“推”“拖”之术,至今没有查处。

  记者了解到,如今一些地方囤积土地之风不仅没有消停,反倒花样翻新不断“升级

”。违法者往往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某些官员暗中通气,得其“特许”;有的甚至取得当地国土部门“手续”,打着“合法”幌子,人为制造“土地迷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追查起来则互相扯皮。

  中央土地调控措施三令五申,这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何依然敢于推三阻四、虚与委蛇,甚至与开发商合谋制造“升级版”?原因无他:“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和牟利冲动性相纠结,使得许多土地违法案件都与地方权力部门、人员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房地产问题在其背后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变得错综复杂。

  其一,土地出让金已成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要税源,土地抵押贷款的超便捷性使得出让土地成为地方变相的“货币”发行权。这是近圈地之风屡禁不止的重要内驱力。在圈占土地、拉高地价和房价方面,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有着高度一致的目标,所以,大量土地违法现象背后都有政府部门的支持、默许。

  其二,政绩之外,土地出让还能为一些官员带来灰色收入。在相当程度上,权力与资本的结盟,使土地脱离其作为生产资料的一般性,演化成利益集团的寻租工具。

  要遏制圈地之风,当务之急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安排和土地收入的分配机制;同时,要让“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发挥威力,必须真问责、严惩戒。舍此,无法遏制地方政府扭曲的政绩观及牟利冲动。(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