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医改的“英国模式”值得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0:33 红网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已经成立。如果不出意外,医改大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出台。目前,医改小组比较青睐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的“英国模式”。(2006年9月19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英国模式”追求的是公平第一,认为医疗公平才是社会医疗福利的精髓,但是,客观上就同时牺牲了效率。该模式真正做到了预防为主的社会医疗原则,英国的社区医

生对每户人家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加上由政府组织的各种体检,随时可以把许多疾病消灭于萌芽当中,使真正去大医院看大病的人减少了许多,所以,英国的医疗体制提高了全社会整体医疗的实际效率。

  中国的医疗改革改了这么多年,终于认识到了“求源”的重要,不能不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进步,虽然这样的意识来得晚了点,但是迟来的正确认识亡羊补牢,犹为未晚,通过政府一般税收筹资、政府直接举办医疗机构、利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品、免费向全体国民提供,解决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平问题,这体现了社会医疗改革的人性化借鉴智慧。

  医疗改革必须走“预防为主”的路子,无疑给正在徘徊走弯路的医疗改革开了一剂清醒的处方,曾几何时,我们过分地强调了“治病救人”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多建设医院才是社会医疗福利的保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把预防医学忽略了,用全力抢救病入膏肓的病人代替了医疗上的防微杜渐意识,结果是“亡羊”也未“补牢”,得不偿失。大量的医疗资源无端地浪费在救助生命的末端,形成了事实上的伪医疗关怀弊端,岂不知“预防救人”比“治病救人”更具医疗科学内涵,更符合医疗伦理,更符合爱护生命的要义。

  国外的发达国家无不把“预防为主”作为整个国家的医疗重点来认真对待,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重病大病之占据了小部分的医疗资源的重要原因,更是医患矛盾不突出的关键所在。正如钟南山所介绍说,从1963年到1998年35年间,美国成功地将冠心病的死亡率降低了59%,中风的死亡率降低了64%,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美国的经验,就是确立“早期诊断是重点”的医疗预防总体思路,把大部分医疗资源用来建立以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等为目标的卫生预防机制。所以,国外先进国家的预防医学成功实践很值得借鉴。

  “因病致贫,因贫致病”是医疗改革急需解决的社会难题,通俗印证这一现象的说法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什么医疗预防和检查,甚至很少吃药打针。但是一旦吃药打针就已经是重病大病了,甚至一辈子仅仅住了一回医院就再也没有机会住院了,十分惋惜。造成这种遗憾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卫生预防机制,上演了“怕化钱预防看病”到“花大钱治病”的尴尬医疗现状。正如民间所说,小病不防住,大病防不住。

  要实现“预防为主”的医疗新思路,在广大的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水平,使农民能够有意识和能力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相应地就必须尽快增加农民合作医疗预防和看病的报销比例。在提交广州市人大审议的2006年计划草案中,广州市政府提出,今年要把参加农村医疗合作的农民比例增加到85%以上,这无疑是实现农村卫生预防机制的好兆头;对于城市而言,就必须加大对社区医院等基层预防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实现“早防早诊早治”,这就要求首先要有“预防为主”的意识,其次要有医疗建设资金的转变,第三要有适合社区医院等基层预防体系建设的医疗人材。

  作为政府,不但要实现预防医学的宗旨,更应该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不断熏陶公众的健康行为意识,积极营造公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使公众对体育干预健康的重要性变成骨子里的潜意识和行动。国家还可以考虑征收“不良行为税”,比如“吸烟附加税”、“喝酒附加税”,一方面通过税收改变公众的不良行为,预防疾病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将筹措的资金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医疗改革的最终出路在于“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病救人”,与其把巨额的医疗资金放在重病大病的抢救上甚至临终关怀上,还不如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自己前移到“预防为主”的科学医疗上,让弱病小病者得到预防医学的提前关爱,预防重于抢救,在我们的医疗改革进入迷途的今天,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感受医疗改革和疾病的双重疼痛,我们应该迫切意识到“预防为主”的重要性,别等到了病入膏肓,我们才想起“预防为主”的好处来。

稿源:红网 作者:魏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