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一朝改名几年还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1:43 正义网

  周口市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即将开幕。这件关乎周口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大事”被寄厚望——再次扩大周口市的知名度。对此,周口市淮阳县旅游局一领导提出:“与其如此花大力气,不如将淮阳县改成陈州县,或者再大胆些,周口市改名为陈州市,这样名气会来得更快。”(9月17日《西部商报》)

  改个地名就能凭空身价倍增百亿,如果不是看到各大媒体争相转载的报道,还真叫

人以为这只是痴心妄想。淮阳县旅游局负责人推算说,如果淮阳县名能改,当地人每人每年能增收1000元,淮阳县有130万人,总计就是1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组数字究竟如何算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改名所要支付的开销却是可以预计的。

  如果淮阳县真的改名,那么全国各地通往淮阳县的铁路、公路等交通通讯中的相关站名称都要随之更改,甚至所有出版社涉及淮阳县名称的地图也需要重新印刷。对于当地居民来说麻烦更多,不仅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印章要更改,对外联络与宣传也要重新来做;不仅各种工商营业执照、车辆牌照要更换,甚至每个老百姓的身份证、户口本也要重新来做。如此庞大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成本究竟由谁来支付?

  此次提出改名建议的背景是“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开幕在即。2004年,为了首届“姓氏文化节”,淮阳县2万多名县级财政供养人员变成了县城建设的“债主”,4000多亩耕地变成了公路两侧的绿化带,30%的乡镇干部成了专职的护林员。而这第二次“姓氏文化节”,不仅宣称“要办得更为隆重”,更是有人异想天开地提出更改地名,这样的消息怎能不叫人既惊且怒?

  “淮阳要一年建设,十年还债。”这是县委领导在首届“姓氏文化节”前的表态;“干部群众要舍小家,顾大家。”这是领导当时的号召。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欠下的债务到底还清了多少呢?这样年复一年旧债未偿又添新债,当地领导却依然乐此不疲,这究竟是要“舍小家顾大家”,还是要“舍大家顾小家”?如果此次真的改名成功,真不知道淮阳县准备“一朝改名,几年还债?”

作者: 赵志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