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戎十九年 两闯鬼门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1:58 大众网-齐鲁晚报

  人物档案

  刘成义生于1920年10月,湖北来凤县人,1933年4月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红六军团十七师任卫生员。

  1935年秋,刘成义带伤随所在的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经历了长征中最艰苦的爬雪

山、过草地。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他重伤两次,轻伤无数,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

  1952年,刘成义转业到北京南苑机场;1957年调到山东羊口盐场任工会主席;1963年调山东葡萄试验站任站长(现改为省葡萄科研所);1965年离休。

  8月21日上午,我们来到济南东外环3446号山东省一轻厅宿舍,采访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刘成义。

  “刘老,您今年高寿啊?”记者伏在他的耳边大声问道。

  “我现在100岁了吧?哦,99岁了。”刘老勾起食指笑着对记者说。

  其实,刘老生于1920年10月,今年86岁。由于患老年性脑萎缩,甚至连他的年龄都记不清了。关于刘老的故事,我们多是从他的老伴、子女以及他10年前写的回忆资料那里得来的。

  扔掉放牛鞭去找红军

  刘成义是湖北来凤县人,11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一家人靠着父亲外出挑盐维持生活。有一次父亲从四川万县挑盐回来,跟人说起四川有红军,是专为穷人求解放的队伍,听说湖南也有。

  这话被刘成义和他的哥哥无意间听见了,哥哥不久就自己跑出去找红军了。哥哥走后,给地主放牛的刘成义越来越受不了成天挨打受骂的日子。1933年4月的一天,正在山坡上放牛的刘成义把牛鞭一扔,也没跟家人说一声就偷着跑了。

  刘成义一口气跑到湖南桑植县,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红六军团十七师任卫生员。不到13岁的他长得还没一杆枪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小鬼”。

  差一点被敌机炸死

  1934年夏,红六军团在桑植县与敌激战,敌人动用了飞机。有架敌机俯冲下来投了三枚炸弹,刘成义他们一个排的战士几乎全部牺牲。刘成义头部负伤,耳朵被震聋,身体也被炸弹掀起的泥土埋住了。

  战友们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他,一摸还有一点微弱的气息,就把他送到后方医院。经过全力抢救,刘成义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头顶从此留下一大块伤疤,两耳也基本丧失了听力。

  1935年秋,红二方面军开始部署长征,刘成义的伤还未痊愈,部队领导动员他留下。刘成义急了,再三向领导请求:我的伤不要紧,行军打仗都没问题,请领导放心,我决不拖部队的后腿。领导终于答应了。

  贺龙让出自己的马

  1936年农历三月间,刘成义跟随部队开始了长征中最艰苦的阶段——爬雪山、过草地。

  当时川贵一带正是百花盛开、早稻插秧的季节,天气挺暖和。第一天爬山时还没什么感觉,到第二天越往上爬越冷,快到山顶时,身着单衣的战士们冻得吃不住劲了,加上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好多体弱生病和有伤在身的战友倒了下去。

  刘成义过雪山时,曾亲眼目睹大约一个排的战友累得不行坐下来休息,再想走时有一多半人没能站起来。刘成义和战友们挖了一些雪坑,每个雪坑里安放上五六具牺牲同志的尸体,再用雪掩埋好,挥泪继续前进。

  过草地时,刘成义他们走了十几天没见人烟,饿得前胸贴后背,很多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还要忍受天上突如其来的暴雨、大雪和冰雹,应付脚下随处可见的“吸人塘”。作为后卫部队,刘成义在草地上看到了前面战友留下的无数尸骨,走出草地的感觉就像是走出了鬼门关。

  尽管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但红军官兵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阶级友爱精神。

  刘成义回忆说,过雪山草地时,贺龙总指挥和师以上干部一样,都很少骑马,他们的马常常让给伤病员骑。贺龙还经常风趣地鼓励大家:要小心,要坚持,丢了枪不要紧,可别丢了命啊,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九死一生终不悔

  1947年4月,身为指导员的刘成义在河南武直县与国民党军的一次激战中,被敌人子弹贯穿前胸后背,肺部受重伤,昏迷不醒的他是被战友当成牺牲者的尸首背下战场的。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他重伤两次,轻伤无数,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

  1952年,刘成义转业到北京南苑机场;1957年调到山东羊口盐场任工会主席;1963年调到山东葡萄试验站任站长(现改为省葡萄科研所);1965年离休。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战争岁月,刘成义幸运地走到了今天;而早他一步参加红军的哥哥刘成普,1940年已牺牲在平型关抗日战场。1960年刘成义回过一次湖北老家,到家才知道父亲刚去世3个月,弟弟妹妹也都不在了。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的回忆材料中,刘成义曾这样写道:革命战争年代,我曾与战友们一起前赴后继,为崇高的理想而艰苦奋斗,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有多大的牺牲,我从来不曾动摇,也永远不会后悔!


本报记者 严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