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大学要对老年人敞开大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3:05 东方早报

  58岁的大一新生仝正国女士在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注册后,因为受不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十几天之内不得不办理了退学手续。

  我不久前曾发表评论,称仝女士是可贵的先行者。中国虽然现在劳动力过剩,年轻人还找不到工作,但由于人口将急速进入老年化:年轻的劳动力太少,被抚养的退休人员太多。怎样让退休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通过重新掌握技能而回到劳动大军之中

,减轻社会负担,就成了保持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如今仝的结局,自然让人万分惋惜。她不甘失败,据说正在继续准备高考,来年再战。不过,她目前的经历,已经给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她的故乡天津高校林立,为什么她无法就地入学?大龄学生在健康、家庭关系等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传统的大学生多得多。我们的大学,为什么无法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便利服务?

  我在近著《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中,介绍了一些美国的情况,把大学称为“老人的新边疆”。简单地说,美国大学对老年人的服务有三种形式。第一是正常招生。最近美国大学的“非传统学生”(即年龄超过25以上的学生)明显增多,其中许多老年人到校园里和年轻人一起圆大学梦。我自己就和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当过同班同学。第二是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在许多地方,老年人可以到当地的学校免费旁听。我教书的学校在波士顿市中心,交通方便。我班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老年的旁听生。她们全是女性,每次都结伴出现。第三则是在大学边上的教育型老年村。这种村里的“村民”,许多是本大学退休的教授或文化程度相当高的人。这些人退休后,思想仍然非常活跃,求学若渴,于是回到母校听课。一些学校干脆为这些人建立了老年村,本校教授不时来上课。另外,有些人退休后未必要住进这种老年村,而是回母校以优惠的折扣价直接到教室里听课。目前大学里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多,有时甚至改变了课堂气氛。所以报纸上还有关于在课堂上怎么应付老人的讨论。

  美国的老年人进大学,有两重原因。第一,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长了,退休后的时间很多。同时,退休时的身体状态也比较好,精力旺盛,需要找地方“宣泄”。第二,目前退休这一代,是战后读书念大学的。由于美国战后教育普及,这代人文化程度也比较高,退休下来后,趣味也就更高雅些。总的来说,他们上大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什么功利的考虑。

  中国的情况当然不同。中国很难像美国那样为退休人员的养老提供服务。但是,当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为了保持经济的竞争力,就有对老龄劳动力的需求。日本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乃至许多企业请退休人员重新出山。而老人重新就业,已经不再适合干重体力活,越是白领的工作越能发挥他们的“余热”。到了仝女士这样的年龄,正是他们需要重新接受培训的时刻。我已经强调过,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正走入退休。他们是两个人退休,留下一个孩子在劳动力大军中,形成一个养两个的局面。而他们的孩子,也大多有自己的孩子。如果退休人员不能再出来工作,经济运作的成本就太大了。

  因此,我们的大学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现在必须着手研究。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 马俊 徐德芳 单雪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