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5陕西“十佳县” 陕北占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4:58 华商网-华商报

  

2005陕西“十佳县” 陕北占六(图)
2005年度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示意图 制图\吕姗姗

  核心提示

  2005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昨日出炉,神木县、延安市宝塔区、西安市长安区再次稳夺前三。

  延安市宝塔区、靖边县生产总值过百亿,首次实现我省县域生产总值过百亿的零突破。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

  

2005陕西“十佳县” 陕北占六(图)

  2005年度“十佳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字

  

2005陕西“十佳县” 陕北占六(图)

  2005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后十位

  平利县(倒数第一)、佳县、石泉县、镇巴县、白河县、清涧县、紫阳县、商南县、山阳县、留坝县

  昨日,2005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结果发布,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再度出炉,神木县、延安市宝塔区、西安市长安区再次稳夺前三,其余“七佳”位次变化则较大。与2004年相比,韩城、户县退出,吴起、榆林市榆阳区挺进“十佳”。

  昨日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结果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张晓光介绍,此次数据发布由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办公室进行,2005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上年的基础上充实了反映农业产业化、资源节约和妇女儿童保护三个方面的指标,增加了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和婴儿死亡率三个指标。

  韩城、户县退出

  吴起、榆阳挺进

  经过对全省93个县域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核,2005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依次为:神木县、延安市宝塔区、西安市长安区、靖边县、吴起县、西安市临潼区、志丹县、榆林市榆阳区、汉中市汉台区、宝鸡市陈仓区等10个县(区)。

  继2004年第一次综合考评之后,2005年度“十佳县”中,前3位与第一届“十佳县”没有变化,但其余“七佳”位次格局发生较大变化,韩城市和户县从第一届“十佳县”中退出,韩城市从第6位退到第11位,户县从第8位退到第13位;吴起县和榆阳区挺进2005年度“十佳县”,吴起县由2004年的第16位升至第5位,榆阳区由第11位晋升到第8位。

  除此之外,临潼区由2004年的第4位退至第6位,志丹县由第10位前移至第7位,汉台区由第7位退至第9位,陈仓区由第9位退至第10位,靖边县由2004年的第5位前移到第4位。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格局变化?数据显示,从考核指标看,户县、韩城市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速度三大指标上,排位均有明显下降;而吴起县则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社会保障覆盖率、广播覆盖率、电视覆盖率等指标上有明显跃进。

  吴起县和榆阳区挺进原因:能源工业的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位次大幅度前移,为其进入十佳县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城市和户县退出原因:主要考核指标发展相对较缓,主要考核单项指标位次后移,影响了综合考核位次,导致退出2005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

  ■专家解析

  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分析,能源化工是西部的发展优势,是陕西发展的机遇。近年来吴起、榆阳等地,招商引资项目增多,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再加上能源价格上涨,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韩城、户县退出十佳,并不意味着这两地的发展实力退后。只是相对于陕北能源县的跨越式发展,韩城、户县属于工业县市,稳步发展,相对速度就比较低;而且在地方财政收入一项中,由于目前工业企业的税收中,国税比重较大,地税比重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个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

  县域地方财政收入

  前10名9个在陕北

  在2005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中,陕北入围6个,比上年增加两个,关中入围县域从5个减少到3个;陕南入围1个,与上年持平。按照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县域经济总量平均规模排序,依次为陕北27.6亿元、关中26.7亿元,陕南1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和平均规模,陕北均居第一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前10名中9个在陕北。陕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此次县域经济考核的新亮点。

  “2005年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张晓光表示。

  ■专家解析

  “北进南出”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张宝通认为,主要与产业结构有关。陕北依托的是能源化工产业,宝塔区、靖边县、吴起、榆阳等6个县区都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上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陕北县域经济的崛起。

  相比之下,陕南没有陕北那样的能源化工产业,也没有西安宝鸡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县域经济强县强区较少。

  两县区生产总值过百亿

  在第二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的93个考核县域中,生产总值首次出现超过百亿元的两个县区———延安市宝塔区和靖边县,最高的宝塔区为123.94亿元,首次实现了我省县域生产总值过百亿的零突破。

  资料显示,93个考核县域生产总值平均23.8亿元,比上年提高7.1亿元,生产总值超过50亿元的11个,比上年增加7个;人均生产总值中,延川县最高,人均达到43477元,最低的子洲县为1713元。

  总体上,93个考核县域中,44个县域位次前移,占考核县域的47%,综合进位最大的10个县依次为华县、延长县、宜川县、淳化县、横山县、宜君县、子洲县、千阳县、永寿县、彬县。其中华县和延长县前移了28位;宜川县、淳化县、横山县前移20-23位;宜君县、子洲县、千阳县、永寿县、彬县前移15-17位。

  ■专家解析

  哪些因素促成了百亿县区?张宝通认为,主要依靠当地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能源价格上升的带动。而且,宝塔区还属于延安的中心市区,具有区位优势;而靖边则是油气能源大县。

  但张宝通也指出,“能源强县”如何实现“县强民富”,是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排名最后的十大县域

  数据显示,本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居最后十位的依次为:平利县(倒数第一)、佳县、石泉县、镇巴县、白河县、清涧县、紫阳县、商南县、山阳县、留坝县。

  同时与2004年相比,93个考核县域中,39个县域位次后退,占考核县域的42%。综合退位幅度最大的10个县依次为石泉县、平利县、蒲城县、米脂县、耀州区、洛南县、府谷县、合阳县、山阳县、岚皋县。其中石泉县后退了37位;平利县和蒲城县后退了22位;米脂县、耀州区、洛南县、府谷县、合阳县、山阳县、岚皋县后退了18-12位。

  ■专家解析

  对此,张宝通认为,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关。石泉、平利、蒲城等都是农业大县,没有能源工业,也缺少中心城市的带动。

  张宝通强调,陕西县域经济要发展,要发展资源型产业。除了增加GDP和财政收入,还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本报记者田雨杰

  相关新闻

  2005年全国十强县江苏占七席

  记者18日从2006中国发达县域经济论坛上了解到,2005年度全国十强县评选产生。由于出现了并列情况,“十强”实际有11个县(市、区)。在这11个强县(市、区)中,江苏以7席独占鳌头,广东和浙江各占两席。

  这11个县(市、区)是:江苏昆山市、广东顺德区、江苏张家港市、江苏江阴市、广东南海区、江苏常熟市、浙江萧山区、江苏武进区、江苏太仓市、江苏吴江市、浙江绍兴县。太仓和吴江综合发展指标相同,并列第九。

  据介绍,2005年十强县人均GDP为6.6万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接近4000元。以人均GDP衡量,十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京、津、沪及江浙粤等地级以上城市的平均水平。十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663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4万元。生活条件已达到甚至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