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知“痛苦”,焉知“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6:00 光明网
秦关(北京媒体从业者)

  9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这方面的需求。

  显然,把个人的幸福感受纳入国家统计是一个大进步。众所周知,如果以GDP衡量一

切,并不必然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

  不可否认,GDP指标在中国一度被异化。对于有些官员来说,GDP就是发展的全部。正因为“GDP崇拜”,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被有意忽略。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透支资源、破坏环境、重复建设等获得的。以上诸种现象的存在,无疑会影响中国人今日以及将来的幸福前景。所以,从这方面说,无论建立怎样的“幸福指数”,重要的是要避免重蹈“GDP崇拜”的覆辙。

  什么是幸福指数?萨缪尔森曾经开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即“幸福”等于“满足”除以“欲求”。也就是说,幸福与满足程度成正比,与个体的欲求成反比。不难发现,这个方程式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即,减少或去除欲求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就像有人没有受过基本教育成了文盲,他因此没有阅读的欲望,但是,我们不能认为他因此就获得了高于旁人的幸福。

  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国家统计局拟定的幸福指数会有哪些项目,但是,它应当牵涉到居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比如对公共安全、意见表达、生活质量等方面不能被忽略。事实上,这也是我国的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到人们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在房价飞涨的今天,更没有理由继续把自住房的购房支出排除在消费品统计之外。如果居民一生中最大的消费不能被纳入到这种统计体系中,其对于政府决策的参考意义无疑是打折的。

  对于我们目前正准备建立的“幸福指数”而言,我们应该同时知道民生的“痛苦指数”是多少。只有让“痛苦指数”浮出水面为公众知晓,并通过政府公共政策将其降到最低,才能让幸福指数统计不至于成为一个新的“政绩工程”。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意识到“民生痛苦指数”(MiseryIndex)的重要性。相较于主观色彩较重的“国民幸福指数”,在政府努力转变职能、着力加大服务色彩的大背景下,“民生痛苦指数”则显得更为客观、清晰,更便于政府的决策。吃不上馒头的痛苦谁都能体会,吃几个馒头才算是幸福却各有答案。

  一个人的幸福感决定于人的安全感与舒适度,它包括各方面的自由与幸福。换言之,它是一项整体工程。经济学领域流行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幸福感比作桶装的饮用水,其质量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有人不断往桶里倒水(个体的劳动与创造);二是相邻的木板间是否发生疏离(文化与社会认同);三是木板上是否有漏洞(社会制度保障),四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他正在遭受怎样的痛苦)。

  一个丰满的“人”,他有幸福,也必有痛苦。若想了解一个人的幸福有多少,首先要知道他的痛苦有多少。所以,从这方面说,想让“人”从统计报表上站起来,除了“幸福指数”要站起来,“痛苦指数”也要站起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