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族歌舞需要更大的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6:1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黄里《康定情歌》昨(19)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了第二场,结束了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的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前来表示祝贺,激动之余,总导演黄石告诉记者:“只能演两场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20岁藏族姑娘拉姆说,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家乡参加这种大型表演,作为一名业余演员,我特别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把我们的生活风貌介绍给全国观众。《康定情歌》的96名演

员,这次演出的经历他们将终身难忘,回去也会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地方、单位和学校的文化活动,推动民族歌舞的发展。甘孜州歌舞团韩长龄团长对记者说。

  跟随《康定情歌》到北京演出的几天里,记者耳边随时都会响起那些藏族青年的歌声,他们走路时在唱,在宾馆的房间里也唱,在乘车前往剧场的大巴上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也会站在过道上,开一个小小的演唱会。这些生长在高原的青年,天生能歌善舞,一旦找到舞台,就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国家民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次会演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关注新人新作,以及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探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新途径。”

  《康定情歌》在京演出的成功,引发了民族歌舞怎样发展的问题。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的一个录音棚里,记者见到了在这里发展的来自四川凉山昭觉县的“山鹰组合”,其主唱吉克曲布谈起此次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非常激动。因为名气不小,在北京演艺界“山鹰”也算是站住了脚跟,但吉克曲布对民族歌舞的发展还是很担忧。“因为坚持自己的风格,常常会失去很多演出机会。”曲布说,今年羌族毕曼多声部的成功,是一种信号,它说明我们的民族歌舞能够为大众接受。关键是看有没有合适的舞台,能不能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接受采访时表示,事实说明通过不懈努力,让民族文化从封闭的山寨、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出来,步入艺术殿堂,就能大放异彩。四川作为一个多民族大省,民族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歌舞更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这些艺术形式如何找到走出高原深山的路子,成为精品,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搭建平台。

  (本报北京1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