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华里:没有围墙的民俗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6: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东华里:没有围墙的民俗博物馆
水磨青砖是东华里最具有特色的建筑元素之一。
东华里:没有围墙的民俗博物馆
锅耳屋风火墙。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汝百乐摄影报道

  东华里在200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新出台的佛山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东华里被定为重点规划项目之一。旅游部门表示,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对该地进行开发,使之与祖庙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古城风貌旅游社区;并建立岭

南传统民俗博物馆,通过旧房屋、旧家具、旧风俗,再现清代佛山人的生活场景。

  老街韵味:

  水磨青砖砌门墙

  东华里清一色水磨青砖砌的门墙可谓少见。宽3米左右的巷子里旧石板路仍然非常结实,而住户家的窄巷中的石材又有所不同,是由经过打磨的花岗岩铺设而成,最长的条石长约3米,最短的则只有1米。据悉,这些花岗岩都是19世纪40年代铺设的。记者发现,住户的门房都比较高,家门口都有石砌台阶,宽石门框多配有■栊和脚门,门墙清一色为水磨青砖结砌。有的住户门廊处还有雕刻精美的砖雕装饰。

  记者在东华里老街看到,住户家门前仍保留着目前佛山极为罕见的“更楼”建筑。所有住户家中的大门均是老式的横拉式木门,高达两米多。据住户介绍,这些木门多由榆木和樟木制成,防蛀效果非常好,几乎所有的木门经过100多年后仍然坚固如初。而整个街巷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规整,正面为四座风格统一的宅第头门建筑,由其中的耙齿巷作分隔,巷内分别为各宅第的后三进住宅建筑,排列整齐,均为锅耳式风火山墙、“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街道后段北侧的骆秉章府第,更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大型庄宅式建筑群,也是佛山目前最完整、最豪华的清代府第建筑群。

  民俗犹存:

  外嫁女要坐大花轿

  今年已76岁高龄的张伯,每天早起在这条100多米长的巷子里走一遭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张伯告诉记者,他的太公曾经在东华里住过,掐指算来,这条老街至少也有150年的历史了。由于经常有游客来访,所以张伯也常常担任“义务解说员”,对于东华里的一砖一瓦,他都了如指掌。

  张伯自豪地告诉记者,东华里是清代古镇街道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古镇佛山聚族而居、祠宅并连、规矩布局等居住习俗。“三间两廊”的建筑模式,长幼有序的家居民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里邻和睦、尊老爱幼、岁时习俗的“广府文化”,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伯指着旁边一座招氏“敬贤堂”向记者介绍说,自梳女“红头巾”,尤其是当地的“姑婆屋”、“相知屋”等特色民俗当时在佛山都是绝无仅有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住在这里的人女儿出嫁时还要用大红花轿,放鞭炮。

  而每逢过年过节,小巷的斗门前总是挂满了灯笼,放眼望去,小巷中总是火红的一片,让人倍感温暖。直到今天,仍然有住在这里的人出嫁女儿时要求对方用大红花轿来迎娶,非常有味道。

  发展前景:

  有望变身民俗博物馆

  佛山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对祖庙、东区、祖庙路和东华里进行科学策划和规划,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旅游社区,规划拆建一条仿古新街或一个仿古小区,形成文化、购物、美食街区。佛山市文化部门也准备通过旧房屋、旧家具、旧风俗,再现清代佛山人的生活场景,将其建成岭南传统民俗博物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