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只争朝夕勇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9:26 解放日报

  秋风送爽的九月,正值盛年、风华正茂的100位高级专家走进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三个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说创新、谈机遇、话发展……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创

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发展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激情和活力,努力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

  2006年的春天,又是一个科技的春天———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总动员令和进军号角。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逐步确立了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提出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多士成大业 群贤济弘绩

  2006年7月29日至8月4日,51名农业科技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来到北戴河休闲度假。多年来,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到这里休假,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人才、重视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大了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工程,凝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005年,全国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400多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00多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第一、二层次人选2200多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了900多位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百人计划”引进和支持了1500多名科技尖子人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知识创新工程、211工程……

  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制保障人才———进一步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通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穿到创新实践、创新活动和创新事业中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形势逼人 时不我待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目前,我国人才队伍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科研质量总体还不高,科研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思路清晰、部署明确。目前各地各部门已经和酝酿出台的政策力度大、针对性强。现在的关键,是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正视挑战、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工作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生生不息,创新不已。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给神州大地送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期。江山代有才人出。站在新起点上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的时代高度上实现新的跨越,必定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以更加豪迈的英姿和稳健的步伐谱写出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