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面带着烈士血迹的旗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10:3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一面带着烈士血迹的旗帜(图)

  辗转珍藏下来浸染着烈士鲜血的红旗。

  

一面带着烈士血迹的旗帜(图)

  会昌山巅遥看“颠连直接东溟”。9月2日,周六。会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征求县领导的同意下,破例允许记者进入了博物馆库房。从家赶来的馆长及副馆长两人用不同的钥匙同时打开了沉重的库房大门,按照他们的说法:“整座墙体及地基中设置有数道防护钢管,是会昌最安全的地方。”

  在库房的一角,管理员从保险柜中取出了一面珍藏了六十余年的红旗,岁月的侵蚀已经使旗帜的表面几乎完全泛白,幅面上残留的印记深浅不一,那是烈士鲜血留下的印记。中心部位,一颗手工绣织的五星紧紧围绕着党徽。惟独清晰的,是写在旗面右上侧“会昌县珠兰区第五乡赤卫军”几个繁体的大字。

  这面旗帜在会昌十分出名。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珍贵,还包含着一段和旗帜有关的感人史实。

  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后,留守在西江县禾坑区的游击队在队长朱贵生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铲共团展开了艰苦的游击斗争。为了便于行动,全队轻装上阵。除战士的着装和武器及部队的一面红旗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带。红旗始终由队长随身保管。

  1934年冬,在一次遭遇战中,游击队被打散,朱队长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一起突围出来的副排长彭多春也挂了彩。敌人追捕临近,在这万分紧急关头,朱贵生将这面染着鲜血的红旗转交给彭多春。

  彭多春忍痛告别了气息奄奄的队长,怀揣红旗在深山密林中躲了两天,辗转回到老家西江彭屋。当天晚上,他和母亲一起找来厚油纸,将红旗捆扎实并小心地藏到闲屋(相当于关中民居的耳房)的灰寮(农家肥)瓦角下面。他们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红军一定会打回来……

  彭多春告别了母亲,远走他乡。敌人没有抓到彭多春,就到他家洗劫,将家中财产抢劫一空,还用酷刑拷打他的母亲,要她交出“赤匪”儿子和游击队留下的物件。老人守口如瓶,既不说出儿子的去向,也不交出隐藏的红旗。结果老人被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

  冬去春来,红旗包在灰寮瓦角下静静地躺了十五个春秋,安然无恙。全国解放后,在外地谋生十多年的彭多春于1950年春返回家乡。他到家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灰寮瓦角下取出包好的红旗。同年3月,党和政府开始征集革命文物,彭多春身着整洁服装,洗净手脸,像办喜事一样,恭恭敬敬地将这面红旗交给了区党委,表达了一个苏区游击队员对党和红军的无比珍爱。

  专家解读

  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公木先生解读:全词写眼前景,叙当下事,构成为一幅鲜明的图画,雕绘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上篇“东方欲晓”,天快亮而又没有亮,说不定天外还有一钩残月,数点银星,红军战士已经整装出发了,这本来应该说算“早”的,可是“莫道君行早”,晓行夜宿,披星戴月,红军战士已习以为常,毫不足奇;而且东方不是眼看就要放亮了吗?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踏遍了青山万重,却不因风尘跋涉、鞍马劳顿而感到衰老:“踏遍青山人未老”。红军战士个个精神奕奕,人人兴致勃勃,看到会昌的一川烟雨,千岩竞秀,都不禁大为赞赏:“风景这边独好。”想想那“完全陷入被动地位”的赣北前线,岂不是“风景这边独好”吗?下篇:“会昌城外高山,颠连直接东溟。”紧承前篇来写会昌“独好”的自然景色。崇山峻岭,高入云表,一峰接一峰,翻腾如龙蛇,蜿蜒入福建,直接东海,多么雄伟壮丽!“战士指看南粤”,转身再向南边广东一看,那一抹远山,绵延千里,重岩叠嶂,奔云涌雾,“更加郁郁葱葱”,战士们也更加高兴。会昌的风景是“独好”的,而从会昌向远方望去,则更是美不胜收,奇妙无穷。不用说,从会昌拂晓出发的战士,将来踏遍那东溟的高峰和南粤的青山,人也不会老啊!

  从表面看,诗中写的只是在黎明行军途中所见的美丽风光。但是,“景物无自主,惟情所化。”任何景物不能自成诗篇,必有一个情理做轴心。这仅仅是一幅图画吗?这仅仅是一段记事吗?不,写眼前景,叙当下事,却不能没有寓意。当我们读过这图画,当我们涵咏于这诗的意境之中,我们的“心弦”不仅被拨动了,我们的“智光”不禁被点燃了。我们仿佛从字面背后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感谢会昌县委宣传部、会昌县委党史办大力协助采访活动

  本版文图由记者吴飞采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